邹将军平寇歌

大罗之山莽回互,石林岝崿盘西楚。

悬梯织铁难跻攀,朝啼鼪鼯夜猛虎。

茆棚竹箐何纵横,三峡黄昏怨行估。

上书无人扣北阙,忍使苍生茹荼苦。

丙辰之岁尤跳梁,羽檄交驰震霆怒。

楼船下濑遄出师,诏遣将军持绣斧。

荆蛮象郡抽精锐,漓水湟川动鼙鼓。

阴厓杀气回长风,白日精灵泣飞雨。

将军功成振凯归,大旱为霖救焦土。

伏波铜柱安足誇,昆崙之捷可重睹。

问君谋略何太奇,昔日东吴遏倭虏。

丹书兽锦从天下,大纛高牙自能取。

吁嗟四海今承平,南粤再见烟尘清。

明珠贡篚岁岂乏,玉门斥堠无脩营。

更烦牛酒休军士,函谷封泥不用兵。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邹将军平寇歌》描绘了一位英勇的将军邹将军平定南方叛乱的壮丽场景。诗中以大罗山的险峻和石林为背景,展现了战地环境的艰难,如悬梯攀登的艰辛和夜间猛兽的威胁。诗人通过“茆棚竹箐”和“三峡黄昏”的意象,渲染了行军途中的凄凉与哀怨,表达了行旅商贾的苦难。

在叙述过程中,诗人笔锋一转,描述了朝廷对邹将军的重视,派遣他手持绣斧出征,显示出决策者的果断和将军的责任重大。战斗激烈,象郡和漓水湟川的军队奋勇出击,阴崖杀气与风雨交织,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神秘力量。

胜利后,将军凯旋,大旱得以缓解,人民得以解救,与前文的困苦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将邹将军的功绩与古代伏波将军相比,赞美其功绩堪比历史上的辉煌胜利。接着,诗人感慨今日海晏河清,南粤安宁,不再有战事,边境安宁,贡品丰富,边防设施无需修缮,军队得以休养生息。

整首诗以赞颂邹将军的智勇和功绩为主线,展现了明朝边疆安定的景象,同时也寓含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收录诗词(1594)

黎民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亲丈黄廷寅应贡北上

孝宗之朝多俊贤,金堂玉树巢神仙。

中郎致身何坦荡,长离举翼当云天。

君臣契合在人耳,更有子姓能联翩。

季也森然见奇干,庭阶却立春风妍。

腹中万卷何磅礴,锦绣玑衡互参错。

班嗣书多不借人,相如剑成应耻学。

登台自倚轻千金,闭户那知困三略。

青衫白首何足悲,树帜词场气益奇。

贤良对荣公孙子,侧席英才正此时。

首夏辞家望京阙,三江五湖坐超越。

桂树秋风几自攀,芳草天涯未应歇。

龙阳秀色满乡关,知尔承恩霄汉间。

玉河桥畔逢五弟,为道冥鸿恋碧山。

形式: 古风

以李蓟丘竹木荒寒图赠潘少承

大漠飞霜没平野,见此森然挺奇秀。

苍苔剥落龙鳞粗,翠筱蒙茏石棱瘦。

野火烧残霹雳馀,爽气高标飒回首。

佳人绝代卧空谷,贤士羁孤成老丑。

何人貌此真苦心,古法兼应存篆籀。

异代流传李蓟丘,父子声名在人口。

轻缣古墨两相投,粉绘丹青俱落后。

潘生好事偶见之,以手摩挲叹良久。

置身恍在颠厓间,撝呵恐作蛟龙走。

锦标钿轴装重池,持归不用连城购。

潘生相就仍索诗,为尔重增遇合悲。

杜陵桃竹或变化,张公宝剑能雄雌。

千金敝帚登廊庙,肯使瑰材委路歧。

形式: 古风

题诃林异上人奇峰精舍

城西古树枝相樛,云是神僧手所植。

青皮赤文十抱强,虎攫虬奔人莫识。

几度摩娑行树底,爽气阴风振泉石。

顷来溽暑常伏枕,怅望禅栖杳难即。

清晨剥喙闻扣门,倏见磥砢悬素壁。

雪山灵草光照眼,祗园宝花乱相射。

跏趺座上尔为谁,庞眉电目仍霜髭。

楞伽万遍口能诵,毗邪丈室身不移。

白茆况迩诃林井,大士曹溪曾灌顶。

胜地犹依龙象力,清地屡照鸾凰影。

吾师日长绕百过,雨折风披何碎琐。

香炉仙乐知有无,宝胜铢衣飘婀娜。

只今甲子旬五日,种花谁见还成果。

予生苦遭尘网缚,依止清凉无不可。

此图此树俱幻迹,况涉言词计应左。

披图且谢门徒归,野客吟成山叶堕。

形式: 古风

送李尚宝伯承弟仲连归濮阳

李侯芳誉腾青云,更有爱弟能攻文。

担簦远来游上国,历块丰神倾昔闻。

共着斑衣奉慈母,满挹黄封起为寿。

谢庭玉树乃连枝,玄圃灵芝竞三秀。

兄也委身奉明主,弟也翻飞向林薮。

谁肯咸阳作布衣,却待燕台收马首。

两情去住正堪怜,歧路还逢雨雪天。

尧祠苍莽望中断,濮水潺湲何处边。

青门群公争祖席,知尔思归留不得。

云霄豪举讵为难,麟角凤毛人共识。

池塘别后句应成,宝月流辉在玉京。

倚门予独劳归梦,鸿雁南飞少寄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