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乐章三十首(其十三)迎武舞入奏武功之曲

已象文治,乃观武成。总干山立,七德以贞。

形式: 四言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亿的作品,名为《太常乐章三十首(其十三)迎武舞入奏武功之曲》。从鉴赏的角度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和个人德行的向往。

“已象文治,乃观武成。”这两句诗意在于已经有了像样的文化教化,就去观察和学习那些成功的武功或武事。这里的“象”指的是某种典范或榜样,“文治”则是指通过文化教育来实现社会秩序和个人修养的理想状态。而“乃观武成”则是在这种基础上,进一步去探索和学习那些成功的武功或者军事成就。

“总干山立,七德以贞。”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坚定不移、德行高尚的形象。“总干”意味着总揽大局,“山立”则是比喻坚固和稳定。而“七德”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儒家所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等德行,而“以贞”则意味着用这些高尚的品质来保持自己行为的纯洁无瑕。

整首诗通过对文治武功的探讨,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个人双方面均衡发展的期望。同时,这也反映出宋代士大夫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追求,以及他们对于德行修养的重视。

收录诗词(507)

杨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年十一,太宗闻其名,诏送阙下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性耿介,尚气节,在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又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卒谥文,人称杨文公

  • 字:大年
  •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 生卒年:974—1020

相关古诗词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十五)南郊降神奏高安之曲

爰卜吉土,在国之阳。肆类于帝,锡羡无疆。

备物致享,嘉生阜昌。纯嘏昭答,长发其祥。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十六)皇帝行奏隆安之曲

礼备乐成,乾健天行。帝容有穆,佩玉锵鸣。

形式: 四言诗 押[庚]韵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十)酌献第六室奏大盛之舞曲

穆穆太宗,与天合德。昧旦丕显,乾乾翼翼。

敷祐下民,时帝之力。永怀圣神,孝思罔极。

形式: 四言诗 押[职]韵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三十)皇帝御楼毕奏隆安之曲

肆类云毕,淳熙漙将。雷雨丽泽,云物效祥。

礼容济济,天威煌煌。大赉四海,富寿无彊。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