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馀姚知州董伯贤以洪武五年夏五月奉母夫人之丧归葬崇德遵诏旨也

善政作州临舜水,深心爱日在慈闱。

瑶池宴罢迷仙佩,画戟香残卷綵衣。

万里风霜乔木尽,故乡丘陇几人归。

莫忌圣治隆仁孝,生死沾恩古所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良好的政务如同舜水般润泽州县,深深的情感如同慈母的关爱。
宴会结束后,仙人的佩饰令人迷茫,华丽的画戟上残留着香气,华服卷起。
万里风霜中,高大的树木凋零,故乡的坟墓前又有几人归来。
不要畏惧盛世的仁德和孝道,生与死都受到恩惠,这在古代是罕见的。

注释

善政:良好的政治管理。
临:治理。
舜水:象征圣明的水,比喻良好的政绩。
慈闱:母亲的居所,这里指母爱。
瑶池:仙境的池塘,比喻宫廷盛宴。
仙佩:神仙的饰品,可能指贵重的装饰品。
画戟:古代的一种兵器,也代表权势。
綵衣:色彩艳丽的衣服,可能指官服。
乔木:高大古老的树木。
丘陇:坟墓。
归:归来。
圣治:圣明的治理。
隆:兴盛。
仁孝:仁爱和孝顺。
沾恩:蒙受恩惠。
古所稀:在古代很少见。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肃创作的,内容表达了对理想政权和圣君仁孝政策的赞美,以及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象、历史典故以及个人情感,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首句“善政作州临舜水”表明作者所在之地因良好的政治管理而繁荣起来,舜水边成为美好之地。"深心爱日在慈闱"则写出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敬爱之情。

接下来的“瑶池宴罢迷仙佩,画戟香残卷綵衣”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仙境景象,或许暗示着作者对理想生活的一种向往。"万里风霜乔木尽,故乡丘陇几人归"则转而表达了远离家乡、孤独旅途中的感慨,以及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

末尾的“莫忌圣治隆仁孝,生死沾恩古所稀”表达了作者对于圣明政治的推崇之情,以及这种政策带给人们深远恩惠的认识。在这首诗中,谢肃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理想政权的赞美,展现了一种既有情感寄托,又蕴含深刻哲理的艺术境界。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十二)退文舞出奏正安之曲

左手执籥,右手秉翟。进旅退旅,万舞有翼。

形式: 四言诗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十八)迎俎奏丰安之曲

有牲斯纯,有俎斯陈。柔嘉登荐,昭事惟寅。

形式: 四言诗 押[真]韵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十三)迎武舞入奏武功之曲

已象文治,乃观武成。总干山立,七德以贞。

形式: 四言诗 押[庚]韵

太常乐章三十首(其十五)南郊降神奏高安之曲

爰卜吉土,在国之阳。肆类于帝,锡羡无疆。

备物致享,嘉生阜昌。纯嘏昭答,长发其祥。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