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零四首(其十四)

水牯牛,偏捩拗。酷暑云林,恣情?跳。

山前祖父田园,忍见离离荒草。

秋风正要及时耕,脱落鞭绳无鼻窍。

去住自如,收放在我。

牧笛声声送暮霞,故家深入千峰杳。

呜咿呜咿,莫教忘却来时道。

形式: 偈颂

翻译

水牯牛,偏执倔强。酷暑时节,它在云林间尽情跳跃。
山前曾祖父的田地,怎能忍心看见一片片荒芜的草丛。
秋风催促着及时耕种,那牛已失去缰绳,鼻子也不再有孔。
它的去留由我掌控,它的行动我决定。
牧笛声声,伴随着夕阳西下,故乡深藏在重重山峰之中。
呜咽的笛声啊,别让它忘了回家的路。

注释

水牯牛:指一种强壮的水牛。
拗:倔强。
酷暑:炎热的夏季。
恣情:尽情,放纵。
离离:形容草木稀疏。
荒草:荒芜的草丛。
脱落:失去。
鼻窍:牛鼻孔。
去住自如:来去自由。
收放在我:控制它的行动。
暮霞:傍晚的彩霞。
故家:故乡。
呜咿呜咿:拟声词,笛声。
来时道:来时的道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生活场景,以水牯牛为主角,展现了农耕时节的辛劳与自然的和谐。"水牯牛,偏捩拗"形象地刻画了牛的憨态和倔强,"酷暑云林,恣情?跳"则写出夏日牛在树林中乘凉嬉戏的生动画面。接着,诗人表达了对祖父田园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田地荒芜的忧虑,"山前祖父田园,忍见离离荒草"。

"秋风及时耕"预示着农忙的到来,"脱落鞭绳无鼻窍"描绘出牛在田间劳作的艰辛,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有朴实的生存状态。"去住自如,收放在我"体现了农人对牛的掌控与尊重,以及对生活的自主权。最后,"牧笛声声送暮霞,故家深入千峰杳"以悠扬的笛声和远山背景,渲染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乡愁。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水牯牛的生活点滴,传达了对田园生活的感慨和对传统农耕文化的敬意。

收录诗词(891)

释绍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岩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为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 字:希叟
  • 生卒年:?~一二九七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七十九)

图画天开,春风剪裁。烂银庭院,白玉楼台。

将谓乳峰贫彻骨,敌君王富自何来。

形式: 偈颂 押[灰]韵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二十一)

乾非上,坤非下。一画先天,包含八卦。

推穷爻象,凶吉不分,说尽系辞,疑难未解。

吉凶分,疑难解。阿魏无真,水银无假。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二十九)

柳条弓,蒿枝箭,射中虚空成两片。

狸奴白牯,雷厉风行。

碧眼黄头,星飞电卷,拟搆珠林啮镞机。险。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五十九)

虚空包不包,大地坏不坏。

行脚不遇人,出语无赖聊。

谩言密室不通风,湿纸如何裹大虫。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