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伯愈泣杖》,是明代诗人张天赋所作。通过简短的四句诗,诗人描绘了年迈的母亲为体弱的儿子准备拐杖的场景,以及儿子在得知母亲为他准备拐杖后,因心疼母亲而落泪的情景。
首句“杖头知母力,衰弱不如前”,点明了母亲为儿子准备拐杖的原因,是因为她察觉到儿子的身体状况不如从前,需要借助拐杖来辅助行走。这句诗不仅描绘了母亲对儿子身体变化的敏感观察,也体现了母爱的细腻与深沉。
次句“母杖何能久,伤心涕泪涟”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它暗示了母亲为儿子准备拐杖可能带来的后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衰退,拐杖或许只能暂时帮助儿子,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这句话中蕴含着对未来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儿子在理解母亲心意后的深深感动与自责,以至于泪水涟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活化的场景刻画,展现了母子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面对岁月流逝、生命衰老时的无奈与感慨。诗中没有直接的豪言壮语,却以朴素的语言触动人心,让人感受到亲情的伟大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