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怀聂之美(其一)

钱唐江里扁舟上,别后篱花几度黄。

忧患萦心何缭绕,风光满目尽凄凉。

谁同凿落杯中酒,独系茱萸肘后囊。

可复无书道情素,云间空有雁南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在钱塘江的扁舟上告别,分别后篱笆边的菊花已多次转黄。
心中充满忧虑和困扰,眼前的风景尽显凄清冷落。
谁能与我共饮凿落美酒,独自佩戴茱萸于臂后袋中。
还能否寄书传达心意,天空中只有大雁向南方飞翔。

注释

钱唐江:钱塘江,古代中国的一条重要河流。
扁舟:小船。
篱花:篱笆上的菊花。
黄:变黄,指菊花凋谢。
忧患:忧虑和困难。
萦心:缠绕心头。
缭绕:环绕,缠绕不断。
风光:景色。
凄凉:凄清冷落。
凿落:古代的一种酒器。
杯中酒:杯中的酒。
茱萸:一种植物,古人常佩戴以避邪。
肘后囊:挂在肘后的袋子。
无书:没有书信。
道情素:表达情感。
云间:天空中。
雁南翔:大雁向南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钱塘江上乘舟离别时的愁绪情怀。"扁舟"指的是平底小船,常用来比喻平凡或简陋的生活。"篱花几度黄"则是对时间流逝、事物变迁的一种感慨。

"忧患萦心何缭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苦闷,情感纠结难以排解。"风光满目尽凄凉"则是对周围景色的描写,虽然眼前风光无限,但却带给人一种凄凉之感,这反映了诗人的心境。

"谁同凿落杯中酒,独系茱萸肘后囊"中的"凿落杯中酒"暗示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而"独系茱萸肘后囊"则是说诗人独自将药囊挂在肘后,表明他虽然有着养生的意愿,却也彰显出一种孤独和无奈。

最后两句"可复无书道情素,云间空有雁南翔"中,"无书道情素"可能是说没有信件来传达那份纯真朴实的情感,或者是指没有文字能够表达这种深沉的思念。"云间空有雁南翔"则是在描写远处的大雁在云端飞翔,而诗人却感到的是一种空虚和寂寞。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以及面对生活中的忧患与孤独时的心境。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九日怀聂之美(其二)

太室横山蔽十里,相思空复上高台。

瓮头白酒行当熟,篱下黄花稍复开。

陶令不无同醉兴,孟君况有解嘲才。

欲凭西北高风势,飞度轘辕劝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二十八日会不疑家席上纪实

召客客俱来,赏花花正开。

寒暄方得所,风雨不相催。

席上柳飞雪,门前车隐雷。

主人意仍厚,安得不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二月二日太常致斋晨起呈景仁次道二同舍

官舍春萧瑟,朝来尚薄寒。

人虽繁陌上,尘不近门端。

已负踏青约,仍无举白欢。

凭君御沟上,试折柳条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二月三十日与同舍宴李氏园晚归马上赋诗

门前蹀躞金羁满,坐上连翩玉斝飞。

数尺游丝留客醉,一行垂柳送人归。

同邀胜友时难得,重到名园花已稀。

莫惜芳辰剩行乐,无端风雨横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