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引

隐雾孤城,兼天远水,一抹微云秋色里。

红缨鹗随猎马返,黄芦雁触渔舟起。

满江枫,几村柳,鸟归矣。陇上牧童行迤逦。

田畔老农歌欢喜。共指馀霞散成绮。

开门细看山万叠,登楼忽忆人千里。

坐胡床,吹横笛,徐烹鲤。

形式: 词牌: 千秋岁引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日乡村画卷。首句“隐雾孤城,兼天远水,一抹微云秋色里”,以“隐雾”、“孤城”、“远水”、“微云”勾勒出一幅辽阔而幽静的画面,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接着,“红缨鹗随猎马返,黄芦雁触渔舟起”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鹗鸟随着猎马归来,雁群因渔舟触动而飞起,动静结合,充满生活气息。

“满江枫,几村柳,鸟归矣”三句,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景色,枫叶满江,柳树几村,鸟儿归巢,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景图。接下来,“陇上牧童行迤逦。田畔老农歌欢喜”描绘了田园生活的温馨场景,牧童悠然行走,老农欢歌,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共指馀霞散成绮。开门细看山万叠,登楼忽忆人千里”四句,通过“余霞散成绮”的比喻,展现了天空的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开门细看山万叠,登楼忽忆人千里”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感慨。

最后,“坐胡床,吹横笛,徐烹鲤”三句,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坐在胡床上,吹着横笛,慢慢烹煮鱼肉,享受着宁静而美好的时光。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幽宁静的秋日乡村生活,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深深喜爱和向往。

收录诗词(372)

陆求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千年调

终日恋迷途,见夕阳将下。

便欲暂停行色,酒舍潇洒。

邮亭未到,难解金鞍,乱山丛里,共征夫、催瘦马。

鞭梢四指,暝色生寒野。几处萧寺寂寂,暮鼓将打。

昏鸦古朩,此景真如画。向溪畔人家,坐销良夜。

形式: 词牌: 千年调

丑奴儿

丛丛水树南村外,望眼迷离。新月来时。

画得仙娥半额眉。翩跹红袖香风细,笑语声低。

纨扇初持。教卷珠帘放燕儿。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伊川令

嫦娥飞镜寒光透。溪路明如昼。数着行人影瘦。

高卧如何能够。萧萧吹鬓风骤。

若教偃仰在山园,正歌罢、挑灯看绣。

形式: 押[宥]韵

红林檎近

落日回船宴,片云头上生。

菰叶波心乱,蒹葭响处明。

荷边鸳鸯乍醒,芦畔鸥鹭频惊。四面云幔凄清。

舣棹近前汀。翠黛愁眇眇,红袖湿盈盈。

回眸善睐,风流犹弄银筝。

看芙蓉红透,苹花黄润,凌波如在画中行。

形式: 词牌: 红林檎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