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

丛丛水树南村外,望眼迷离。新月来时。

画得仙娥半额眉。翩跹红袖香风细,笑语声低。

纨扇初持。教卷珠帘放燕儿。

形式: 词牌: 采桑子

鉴赏

这首《丑奴儿》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画卷。开篇“丛丛水树南村外”,以“丛丛”二字生动地展现了水边树木繁茂的景象,仿佛置身于一片绿色的海洋之中。接着,“望眼迷离”四字,既写出了诗人远眺时的朦胧感,也暗示了江南烟雨蒙蒙的特色。

“新月来时”一句,巧妙地将时间引入画面,新月的出现为这幅画添上了柔和的光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画得仙娥半额眉”,运用比喻手法,将新月比作仙娥的半额眉,形象地描绘了月光下新月的形态,同时也赋予了月色以神秘和美丽的色彩。

“翩跹红袖香风细,笑语声低”两句,通过动态描写,展现了女子轻盈的步伐和细腻的香气,以及她们轻柔的笑声,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仿佛能听到那细碎的脚步声和低语的欢笑,让人感受到江南女子的温婉与美好。

“纨扇初持。教卷珠帘放燕儿。”最后两句,以纨扇和燕儿作为意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纨扇的轻摇,不仅体现了女子的优雅动作,也预示着夏日的微风即将吹拂而来;而“教卷珠帘放燕儿”则暗示了一种自由与和谐的氛围,燕子在轻卷的珠帘中飞舞,象征着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和谐共处。

整体而言,《丑奴儿》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与美感的江南水乡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收录诗词(372)

陆求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伊川令

嫦娥飞镜寒光透。溪路明如昼。数着行人影瘦。

高卧如何能够。萧萧吹鬓风骤。

若教偃仰在山园,正歌罢、挑灯看绣。

形式: 押[宥]韵

红林檎近

落日回船宴,片云头上生。

菰叶波心乱,蒹葭响处明。

荷边鸳鸯乍醒,芦畔鸥鹭频惊。四面云幔凄清。

舣棹近前汀。翠黛愁眇眇,红袖湿盈盈。

回眸善睐,风流犹弄银筝。

看芙蓉红透,苹花黄润,凌波如在画中行。

形式: 词牌: 红林檎近

少年游

龙池出雾,石郎戴帽,雨脚半天生。

阴云四合,遥峰都失,指点未分明。

洒玉飞珠天弄巧,细细落空庭。

清簟疏帘邀奕罢,看花柳湿盈盈。

形式: 词牌: 少年游

东坡引

绣衾斜倚坐。潇潇几番过。初时还小后来大。

教人醒眼卧。教人醒眼卧。梦魂何苦楚,雨师折挫。

尽淅沥、愁无那。可怜滴得耳根破。漏声都听错。

漏声都听错。

形式: 词牌: 东坡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