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程德远登清淮楼

西望中原懒转头,十年空见水东流。

涂山漫想诸侯会,濠上聊追二子游。

大剑长刀秋正扰,淡烟疏雨暮还愁。

谁能不讨清河朔,誓楫当期祖豫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遥望中原心懒移,十年只见河水东逝。
涂山往事忆群雄聚会,濠上闲游仿效孔门二子。
秋日寒风吹过大剑长刀纷扰,傍晚淡烟疏雨更添忧愁。
谁不想收复失地清河以北,立誓扬帆如同祖先豫州的壮志。

注释

西望:向西遥望。
中原:中原地区。
懒转头:不愿回头。
十年:过去的十年。
空:徒然。
水东流:河水向东流去。
涂山:古代地名,曾有诸侯会盟。
诸侯会:诸侯集会。
濠上:濠水之滨,孔子与弟子曾在此游学。
二子游:指孔子和其弟子颜回、子路等。
大剑长刀:象征战争的武器。
秋正扰:秋季战事频繁。
淡烟疏雨:清淡的烟雾和稀疏的雨。
暮还愁:傍晚时分更增添愁绪。
清河朔:清河以北地区,泛指北方失地。
誓楫:发誓挥舞船桨,表示决心。
祖豫州:祖逖,东晋英雄,曾有北伐中原的壮志,豫州为其故乡。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王之道所作,名为《次韵程德远登清淮楼》。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回忆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西望中原懒转头,十年空见水东流。”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怀旧之情。诗人面向西方的中原地区,这里是中国古代多次变革的地方,也是文化和政治中心。诗人不愿意转动头颅,可能是在回忆过去的辉煌,或者是在思索历史的沉浮。而“十年空见水东流”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变化,只有河水依旧向东流淌,这种自然景观与诗人的情感形成鲜明对比。

“涂山漫想诸侯会,濠上聊追二子游。” 这两句中,“涂山”和“濠上”都是历史上的地点,与古代的诸侯会盟和英雄豪杰有关。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过去历史盛事的向往,以及对英雄人物的怀念。

“大剑长刀秋正扰,淡烟疏雨暮还愁。”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战争即将爆发的紧张氛围。秋天是用兵之季,诗人通过“大剑长刀”和“秋正扰”的描述,传达了战事即将开始的紧迫感。而“淡烟疏雨暮还愁”则营造了一种悲凉与不祥的氛围,可能暗示着战争带来的忧虑和哀伤。

最后两句,“谁能不讨清河朔,誓楫当期祖豫州。” 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希望能够回到家乡的愿望。这里的“清河”可能是指诗人的家乡,而“豫州”则是在古代地理中指代今河南省一带。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归属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融合了历史回忆、个人情感以及对故土的深厚情感,展现了一种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次韵董令升梅花

花前樽酒泻尖泥,痛饮仍欣客到齐。

竹外一枝青更好,水边疏影动还迷。

醉醒正值微风入,酬唱何妨素魄低。

闻说归舟阳羡去,应容酌别为烹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次韵蒋守张进彦

邂逅传杯莫放杯,七年重见梦初回。

休嗟岁月堂堂去,且喜旌麾得得来。

春至会沾新雨露,时清应扫旧氛埃。

如君才业今张镐,怜我栖迟毂屡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鲁如晦七夕

今夕知何夕,相逢莫漫愁。

凉飔开北牖,新月挂西楼。

重惜经年别,贪延数刻秋。

明朝河汉隔,西向望牵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蔡永叔双头芍药

反复新诗对月华,视模犹及正而葩。

坐驰芍药心先醉,身老江湖眼欲花。

夜半已酬连理约,风前还见一枝斜。

滩头更下双鸂鶒,并与妖红作意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