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香.赋兰

空谷幽人。曳冰簪雾带,古色生春。

结根未同萧艾,独抱孤贞。

自分生涯淡薄,隐蓬蒿、甘老山林。

风烟伴憔悴,冷落吴宫,草暗花深。

霁痕消蕙雪,向崖阴饮露,应是知心。

所思何处,愁满楚水湘云。

肯信遗芳千古,尚依依、泽畔行吟。

香痕已成梦,短操谁弹,月冷瑶琴。

形式: 词牌: 国香

翻译

山谷深处的隐士,身着冰晶般的衣饰,如雾带环绕,古朴的色彩中透出春天的气息。
他的根系未曾与杂草为伍,独自坚守着孤高的节操。
他深知自己的生活平淡无奇,甘愿在山林中与蓬蒿为伴,直至老去。
风尘和孤独陪伴着他,他曾是吴宫中的失意者,如今草木茂盛,花丛深深。
雨后痕迹洗净了蕙草上的雪花,他在山崖阴处汲取清露,仿佛只有它们能理解他的心。
思念之情无处寄托,愁绪弥漫在楚水湘云之间。
他坚信自己的芬芳会流传千古,仍然在水边低吟,身影依恋。
那香气已成为过往,短促的乐曲又有谁能弹奏?只有冷月下的瑶琴才能共鸣。

注释

幽人:隐士。
曳:拖曳,穿着。
冰簪:比喻冰晶般的装饰。
萧艾:杂草,比喻世俗。
生涯:生活。
蓬蒿:野草。
楚水湘云:泛指南方的水和云,象征远方。
遗芳:遗留的芬芳,比喻美德。
瑶琴:古代的美玉制成的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山林之人的幽静生活和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开篇“空谷幽人”即设定了一个远离尘世、寂寞幽深的环境,而“曳冰簪雾带,古色生春”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似乎在说,即便是在寒冷的季节里,也能从霜雪中发现春意。

“结根未同萧艾,独抱孤贞”表达了诗人独立不群,与世俗隔绝的心境。这里的“孤贞”可理解为坚守自己的高洁品格,不随波逐流。而“自分生涯淡薄,隐蓬蒿、甘老山林”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淡泊之情,以及愿意在自然中寻找精神寄托。

接下来的“风烟伴憔悴,冷落吴宫,草暗花深。霁痕消蕙雪,向崖阴饮露,应是知心”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山林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中微小生命的关怀和理解。

“所思何处,愁满楚水湘云。肯信遗芳千古,尚依依、泽畔行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珍惜,以及希望这些美好的情感能够流传千古。

最后,“香痕已成梦,短操谁弹,月冷瑶琴”则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诗人似乎在问,那些曾经让心灵震动的旋律,如今又是谁在弹奏呢?而那份美好的记忆,也只剩下月冷瑶琴,空留回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独立自我的生活态度和深沉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国香

莺柳烟堤。记未吟青子,曾比红儿。

娴娇弄春微透,鬟翠双垂。

不道留仙不住,便无梦、吹到南枝。

相看两流落,掩面凝羞,怕说当时。

凄凉歌楚调,袅馀音不放,一朵云飞。

丁香枝上,几度款语深期。

拜了花梢淡月,最难忘、弄影牵衣。

无端动人处,过了黄昏,犹道休归。

形式: 词牌: 国香

夜飞鹊/夜飞鹊慢.大德乙巳中秋,会仇山村于溧阳。酒

林霏散浮暝,河汉空云,都缘水国秋清。

绿房一夜迎向晓,海影飞落寒冰。

蓬莱在何处,但危峰缥缈,玉籁无声。

文箫素约,料相逢、依旧花阴。

登眺尚馀佳兴,零露下衣襟,欲醉还醒。

明月明年此夜,颉颃万里,同此阴晴。

霓裳梦断,到如今、不许人听。

正婆娑桂底,谁家弄笛,风起潮生。

形式: 词牌: 夜飞鹊慢

法曲献仙音.题姜子野雪溪图

梅失黄昏,雁惊白昼,脉脉斜飞云表。

絮不生萍,水疑浮玉,此景正宜舒啸。

记夜悄、曾乘兴,何必见安道。系船好。

想前村、未知甚处。吟思苦,谁游灞桥路杳。

清饮一瓢寒,又何妨、分傍茶灶。

野屋萧萧,任楼中、低唱人笑。

渐东风解冻,怕有桃花流到。

形式: 词牌: 法曲献仙音

法曲献仙音.席上听琵琶有感

云隐山晖,树分溪影,未放妆台帘卷。

篝密笼香,镜圆窥粉,花深自然寒浅。

正人在、银屏底,琵琶半遮面。语声软。

且休弹、玉关愁怨。怕唤起西湖,那时春感。

杨柳古湾头,记小怜、隔水曾见。

听到无声,谩赢得、情绪难剪。

把一襟心事,散入落梅千点。

形式: 词牌: 法曲献仙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