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都城开博路,佳节一阳生。

喜见儿童色,欢传市井声。

幽闲亦聚集,珍丽各携擎。

却忆他年事,关商闭不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京城的博路热闹非凡,冬至节日阳气初升。
欣喜地看到孩子们的欢快神色,街头巷尾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即使在宁静的环境中,人们也聚集而来,手捧珍贵的礼物。
回想起往昔的时光,那时的商家交易活动已经不再频繁。

注释

都城:首都。
博路:繁华街道。
佳节:节日。
一阳生:冬至日阳气开始上升。
儿童色:孩子们的快乐神情。
市井声:街头巷尾的喧闹声。
幽闲:宁静悠闲。
聚集:人群聚集。
珍丽:珍贵华丽的物品。
携擎:携带展示。
他年事:过去的岁月。
关商:商业活动。
闭不行:停止交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冬至这一天的景象和气氛。开篇“都城开博路,佳节一阳生”两句,通过对道路宽阔和初见太阳的描述,营造出一个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博”字在这里可能指的是街道宽广无阻,同时也寓意着冬至后日照时间的逐渐变长。

“喜见儿童色,欢传市井声”两句,从孩子们的快乐模样和街市间传递的欢声笑语中,可以感受到人们对这一天的喜悦和期待。这里的“市井声”包含了民众生活的热闹与活力。

接下来的“幽闲亦聚集,珍丽各携擎”两句,则描绘了一种宁静中带着奢华气息的集会场景,人们或许是在庆祝这个节日,互相携带着美好的物品。这里的“幽闲”暗示了一个不为人知的隐秘空间,而“珍丽各携擎”则展现了一种高雅而精致的生活情趣。

最后,“却忆他年事,关商闭不行”两句,却转而表达出一种对过去的怀念和现在情况的对比。在古代,冬至后商路逐渐恢复通畅,但诗人这里提到的“他年事”,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或个人经历,而“关商闭不行”则表明了当前的情形与往昔不同,可能是因为战争、封锁等原因导致的商路中断。

整体来看,这首诗在表达对冬至节气氛围的赞美之余,也流露出作者对于历史变迁和现实差异的一种感慨。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出城访无党因宿斋馆

关外寻君信马蹄,漫成诗句任天倪。

花枝到眼春相照,山色侵衣晚自迷。

今日笑谈还喜共,经年劳逸固难齐。

生涯零落归心懒,多谢慇勤杜宇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北山三咏(其二)觉海方丈

往来城府住山林,诸法翛然但一音。

不与物违真道广,每随缘起自禅深。

舌根已净谁能坏,足迹如空我得寻。

岁晚北窗聊寄傲,蒲萄零落半床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北山三咏(其三)道光泉

箨龙将雨绕山行,注远投深静有声。

云涌浴槽朝自暖,虹垂斋镬午还晴。

铜瓶各满幽人意,玉甃因高正士名。

神力可嗟妨智巧,桔槔零落便苔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北山暮归示道人

千山复万山,行路有无间。

花发蜂递绕,果垂猿对攀。

独寻寒水度,欲趁夕阳还。

天黑月未上,儿童初掩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