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万仞钟山著屐登,中原今隔几崚嶒。
自怜不及天边雁,岁逐春风到八陵。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的景象,万仞钟山在眼前屹立,中原之地如今隔绝,遥不可及。诗人自忿不能像天边的大雁那样自由飞翔,只能随着春风,逐渐到达八陵。而这八陵,又是历史上埋葬英雄的所在,颇有感慨。
从艺术表现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万仞钟山、天边雁和春风八陵,三者交织,既展示了诗人胸怀壮志,又流露出些许哀愁。诗中的“中原今隔几崚嶒”一句,通过地理之隔阂,暗示时空变迁、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而“岁逐春风到八陵”,则是一种对英雄辈出的缅怀和追思。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英雄落寞以及个人理想与现实间矛盾的情感,具有一定的哲理。同时,这也反映出宋代文人常有的怀古伤今之情怀。
不详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中前后在世。师方岳,咸淳中贡于乡,以荐授编校国史院实录。咸淳四年(1268)十月与鲍云龙、宋复一等三人,自带干粮,费时三天,涉足丹崖,登上了黄山莲花峰峰顶,并写下《黄山纪游》。所著《黄山纪游》,为现存最早游莲花峰的文字。德祐二年(1276)乡校请充教授,寻弃去。家有老梅,因以古梅为号。尝为之赋。龙翰著有《古梅吟叶》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楼间丹壁富藏书,误学相如卖子虚。
何不买牛勤教子,邵平瓜地要人锄。
诸方参遍一枯藤,苦节期传夜半灯。
弘景登楼持棒喝,不容人上第三层。
觅得楼中一觉眠,将身化蝶入壶天。
平生睡债何时足,春在梅花纸帐边。
振衣千仞兴悠哉,一日看山十二回。
胸次谁人有丘壑,便容携酒上楼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