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朔后雨昼夜不止

□蔑丝毫暑,何庸一再霖。

秋阴酸病骨,夜滴碎归心。

剧盗应旁睨,馀田或尽沉。

无灯黑如漆,臆度近更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毫不畏惧炎暑,何需反复降雨。
秋天的阴霾使人心情抑郁,夜晚的雨滴仿佛要打碎归乡的心。
强盗可能在窥视,剩下的田地可能全部淹没。
没有灯火的黑夜漆黑一片,猜测时间已接近深夜。

注释

蔑:轻视,不放在眼里。
暑:炎热。
庸:需要。
霖:连绵不断的雨。
秋阴:秋天的阴郁天气。
酸病骨:使人心情抑郁。
归心:思乡之情。
剧盗:强盗。
旁睨:斜眼看,窥视。
尽沉:全部淹没。
无灯:没有灯光。
臆度:猜测。
更深:深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连绵不断的阴雨景象,以及这种恶劣天气带给人们的不适与忧虑。开篇“□蔑丝毫暑,何庸一再霖”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秋日的寒冷与连续的雨水,体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

“秋阴酸病骨,夜滴碎归心”表达了秋天阴冷潮湿带来的身体不适,以及这种环境下人们内心的不安与焦虑。诗人巧妙地用“酸病骨”形容秋气的侵蚀,以及“夜滴”这种细微而持续的声音象征着内心的忧愁。

“剧盗应旁睨,馀田或尽沉”两句则转向外部环境的描写。这里的“剧盗”可能指的是猛兽或者强盗,而“馀田”则是荒废的田地。这两者在诗中并置,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的双重打击。

末尾的“无灯黑如漆,臆度近更深”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黑暗与时间的流逝。没有灯光的夜晚显得格外阴沉,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感觉变得更加浓烈。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秋天连绵雨水、自然环境与人心世界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时代动荡、社会不安以及个人内心困扰的深刻感受。

收录诗词(2864)

方回(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 字:万里
  • 号:虚谷
  •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 生卒年:1227—1307

相关古诗词

力学

力学衰犹进,治生晚不雠。

操心元自定,忤俗果何由。

涂抹馀千纸,浮沉等一沤。

忍穷兼耐辱,失笑未包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十一月二十九日壬子喜雪

撚冰惊起冻髯翁,一色楼台晓未融。

酤肆定应昂酒价,篙工是处打船篷。

读书窗上纸偏白,跃马街头尘不红。

忧国愿丰心绝喜,可能儿女絮因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十一月二十日南至二首(其二)

至节今年始得归,祀先牲酒亦无几。

儿孙长大衣装少,婢仆顽慵廪饩微。

交阯虞翻犹不死,荆州王粲竟何依。

玉筒已想黄钟动,只有心灰自懒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十一月二十日南至二首(其一)

风吹六十二年春,又见阳和一夜新。

兴废亲更三国事,死生暗易万城人。

种花纵好谁同赏,置酒良难自惯贫。

今独身为本宗长,思兄临节倍悲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