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中垂柳

曼线长枝不自收,天姿濯濯与风流。

已随晓佩拖三绶,更伴春旗亚九斿。

尽日舞残芳吹在,此时眠熟暝烟留。

宫中二月多行乐,为扫清尘待翠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蔓线长枝无法自我收敛,天生的姿态清秀风流。
已经随着晨光的饰品拖曳着三条丝带,还陪伴着春旗低垂如九条飘带。
整日里舞动直到花瓣凋零,此刻在宁静的暮烟中沉睡。
宫中的二月常常充满欢乐,只待清扫干净迎接青龙的到来。

注释

曼线:形容植物枝条蔓延。
濯濯:形容清瘦、光秃的样子。
风流:形容姿态优美。
晓佩:早晨的装饰品,可能指官职的标志。
三绶:古代官服上的三条丝带,象征等级。
春旗:春天的旗帜,可能指旗帜或节日装饰。
亚:低垂。
眠熟:熟睡。
暝烟:傍晚的烟雾。
翠虬:翠绿的龙,古代宫殿常以龙作为装饰,此处代指尊贵的客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宫廷春景图。诗人通过对垂柳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柳枝随风舞动的生机与美感。

"曼线长枝不自收"一句中,“曼”字形容柳枝柔长而优雅,"不自收"则表达了柳枝随风摇曳,不受控制之意象。接下来的“天姿濯濯与风流”更是强调了这份自然的韵味,其中“濯濯”形容的是柳枝湿润而有生气,“天姿”则指的是柳枝自有的美丽。

"已随晓佩拖三绶,更伴春旗亚九斿"两句,通过对饰物与时节的联结,增添了诗意的丰富性。"晓佩"可能是早晨佩戴的装饰,而“三绳”则可能指的是某种特定的数量或方式。“春旗”则是春天的旗帜,“亚九斿”可能是对旗帜数量的隐喻,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尽日舞残芳吹在"一句中,“尽日”意味着全天,“舞残芳”则形容柳枝在风中摇曳,散发出淡雅的花香,而“吹在”则暗示了这份香气随风飘散。

"此时眠熟暝烟留"一句,则描绘了一幅安静的夜景图。"此时"强调了时间点,“眠熟”形容的是夜晚的宁静,而“暝烟留”则是对夜色中残留的淡淡烟雾之美的描写。

最后两句"宫中二月多行乐,为扫清尘待翠虬",则是在表达宫廷生活中的喜悦与期待。"宫中"限定了场景,"二月"是春季的一个时期,而“多行乐”则形容了这个季节里丰富的娱乐活动。“为扫清尘待翠虬”一句,则是在描绘宫廷中的准备工作,可能是为了某个盛大的庆典或活动,“翠虬”可能指的是装饰用的龙形图案。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春日生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宋代宫廷文化的繁华与和谐之美,同时也反映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与深切的情感。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蓬池二首(其二)

天形垂沆漭,原势带纡馀。

社久熏无鼠,渊澄察见鱼。

駉駉开牧庌,蹇蹇度柴车。

却望斜阳市,行人掉臂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蓬池二首(其一)

大道来中县,馀粮遍近原。

狙林朝芋陨,豳屋昼茅喧。

短日方催暮,低云屡向繁。

我忧宁易写,惟有悄无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蓬池写望

旷望蓬池上,池平失素波。

鸱鸢貌閒暇,樗栎意婆娑。

雾日垂金彗,烟峰晦钿螺。

回瞻百常阙,非为五噫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遣吏视诸公茔树回有感(其一)文正王丞相

两朝推巨德,万务罄斯猷。

汉日左右手,尧年忠孝侯。

名言天下满,故事省中留。

宸篆旌碑首,刊文又几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