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叱石

江心那叱矶,乱石白琐碎。

界此东流水,险固真可畏。

蕲岩啮波涛,吞吐几千岁。

舟行或辏浅,胶滞不可退。

俗云神使然,斯理未能会。

经过一翘首,惊悸心若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那叱矶的壮丽景象与险峻地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水与岩石之间的互动,以及舟行其间的艰难与挑战。诗中“江心那叱矶,乱石白琐碎”开篇即以生动的语言勾勒出那叱矶的独特风貌,乱石错落,白浪翻滚,展现出自然界的雄奇与壮美。

接着,“界此东流水,险固真可畏”进一步强调了那叱矶作为江流分界线的险要地位,暗示着它对过往船只的考验与挑战。而“蕲岩啮波涛,吞吐几千岁”则将时间的长河融入景物之中,赋予那叱矶以生命与历史感,仿佛它见证了千年的风风雨雨。

“舟行或辏浅,胶滞不可退”描绘了船只在那叱矶附近航行时可能遇到的困境,水流湍急,浅滩交错,船只难以顺利前行,甚至可能陷入停滞。这种描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紧张氛围,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复杂的关系。

最后,“俗云神使然,斯理未能会”表达了诗人对于那叱矶形成原因的思考与疑惑,暗示了自然界现象背后可能存在的神秘力量。而“经过一翘首,惊悸心若醉”则以一种超脱的视角,描述了面对自然奇观时内心的震撼与敬畏,仿佛在惊叹之余,也体验到了某种心灵的愉悦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那叱矶这一自然景观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也蕴含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面对自然时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512)

徐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丁阑祠

春江绿如染,微风动涟漪。

路入和尚港,始见丁阑祠。

丁阑古贤人,孝行称无亏。

刻木为亲像,奉养犹生时。

姓名著简编,至今四海知。

我来拜祠下,高风杳难追。

回首望吴云,遽起严亲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四皓图

嬴氏乖世道,四海焚诗书。

生民履涂炭,有若沸鼎鱼。

繄昔黄绮俦,避时能保躯。

商岩遂隐遁,足迹辞郊墟。

独夫既失鹿,炎精日光辉。

山河百二间,帝德称无虚。

云何蔽情欲,易子由爱姬。

良臣岂无诛,回天力难施。

而翁亦何人,足能安汉储。

辅相成羽翼,去来从卷舒。

乾坤几秋风,吹老山中芝。

遗踪不可求,披图起遐思。

形式: 古风

晓发盘门阻雨泊村上

楼船届晓发,风雨何留人。

溪流暗添涨,林花冷含春。

世道今不右,吾生曰忧贫。

所以事奇嬴,岁时推苦辛。

兹焉傍村落,咫尺无相亲。

吴天未开霁,鹁鸠啼又频。

新愁正郁积,凭仗酒有神。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过夹浦循转河至同里

江流走西东,断岸分夹浦。

石梁毁何年,涛浪自今古。

下有无底渊,神龙久为府。

舟人罢撑篙,渔子但摇橹。

我船得风便,过此喜无阻。

前临要津路,列栅连水浒。

虽云备盗贼,寔乃妨商贾。

缘溪更寻汇,水浅隘沙土。

空将百尺牵,长年足辛苦。

斜日到人家,腥风起鱼鼓。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