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林石田见

偶携降帜立诗坛,剪烛西窗共笑欢。

落魄苏秦今席煖,猖狂阮籍尚毡寒。

山中客老干茎白,海上人归一寸丹。

世事本来愁不得,乾坤只好醉时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汪元量所作,名为《答林石田见》。诗人在此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对比,将个人的心境与自然景物相结合,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事变化的淡然态度。

首句“偶携降帜立诗坛”,描绘了一种文学创作的情境,诗人偶尔拿起笔来,在一块洁净的纸上构建自己的诗意世界。这里,“降帜”象征着一种清新的开始,而“诗坛”则是诗人的精神寄托。

紧接着,“剪烛西窗共笑欢”,通过剪烛这一古代习俗,表现了与友人共同享受夜晚时光的愉悦。这种情景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人际关系,也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心境。

“落魄苏秦今席煖”一句中,苏秦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以游说有名,而“落魄”则形容其晚年的不遇。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可能面临的类似境遇。

“猖狂阮籍尚毡寒”一句,提到了东晋时期的文学家阮籍,他以其放荡不羁的生活态度和《咏怀》等作品著称。这里,“猖狂”形容阮籍的个性,而“毡寒”则象征着他那不为世俗所动的坚持。

在“山中客老干茎白,海上人归一寸丹”两句里,诗人通过对比山中的长者与海上的归人,描绘出不同生活状态下的人们各自的追求。这里,“干茎白”和“一寸丹”都是形容这些个体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

最后,“世事本来愁不得,乾坤只好醉时看”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复杂纷扰的世事采取的一种超脱态度。这里,“愁不得”意味着世事难以一一琢磨,而“乾坤只好醉时看”则是说在醉酒之际,对待一切才显得恰到好处。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事变化的豁达态度和文学创作的深刻内涵。

收录诗词(542)

汪元量(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徐雪江

十载高居白玉堂,陈情一表乞还乡。

孤云落日渡辽水,匹马西风上太行。

行橐尚留官里俸,赐衣犹带御前香。

只今对客难为答,千古中原话柄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鲁港

博徒无计解其纷,夜半鸣钲溃万军。

鲁港朔风掀恶浪,吴山寒日翳愁云。

周褒媚己终亡国,孟德欺孤忍负君。

大木已颠天柱折,钱塘江上雁成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鲁港败北

夜半槌金鼓,南边事已休。

三军坑鲁港,一舸走扬州。

星殒天应泣,江喧地欲流。

欺孤生异志,回首愧巢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感慈元殿事

翠华扶辇出彤庭,蜜炬星繁天未明。

鹓鹭分行江上别,熊罴从驾雨中行。

绿波淼淼浮三殿,紫禁沈沈断六更。

惟有周遭山似洛,不堪回首泪纵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