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慢/江城子慢

玉台挂秋月,铅素浅、梅花傅香雪。冰姿拮,金莲衬、小小凌波罗袜。雨初歇,楼外孤鸿声渐远,远山外、行人音信绝。此恨对语犹难,那堪更寄书说。

教人红消翠减,觉衣宽金缕,都为轻别。太情切,消魂处、画角黄昏时节,声呜咽。落尽春花春去也,银蟾迥,无情圆又缺。恨伊不似馀香,惹鸳鸯结。

形式: 词牌: 江城子慢

翻译

圆圆的玉镜台像挂着一轮秋月。淡淡的傅粉,修得容貌雅洁,额上点了梅花妆香粉白净似雪。风姿绰约冰清玉洁。一对金莲秀足,小小罗袜十分衬贴。一阵骤雨刚刚停歇。楼外渐飞渐远的离群孤雁,那遥远的山外,远行的游子也音信绝断。这愁恨对面诉说也难,更何况还要寄书信向他倾谈,实在难堪。
刻骨相思教我形容憔悴像红花枯萎绿叶凋残,只觉得金缕衣变得松宽,全都是为轻易的离别所熬煎。太过凄切,令人伤神呵,是那黄昏的画角吹响的时节。角声呜咽如泣如嗟。庭院红花落尽春光消逝,遥远的明月冷漠无情,刚圆满又变成残缺。恨他不知残荷尚留余香,还能惹那鸳鸯结伴成双。

注释

江神子慢:由令曲《江神子》衍化而成长调,初始祭祀江神之曲。
又名《江城子》。
玉台:精美的梳妆台。
或释为精美的楼阁,与词意不符。
铅素:铅华。
素白的容貌。
梅花:指梅花妆。
傅:通“附”,附着。
冰姿:淡雅的姿态。
金莲:谓女子小脚。
金莲专指女子纤足。
金缕:金线缝织的衣服。
饰以金线的罗衣。
呜咽:形容低沉凄切的声音。
银蟾:明月。
传说月宫中有蟾蜍。
故称。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夜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月亮、梅花、雪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哀愁与思念之情。玉台挂秋月,是对明净月光的一种美好形象;铅素浅,梅花傅香雪,则是对白日里梅花与雪中交织的幽雅景致的描绘。冰姿洁、金莲衬、小小凌波罗袜,更显现出诗人对女性之美的欣赏和想象。

雨初歇后,楼外孤鸿声渐远,远山外行人音信绝,这些意象则传递了一种离别后的孤独与寂寞。诗人在此恨对语犹难表达,感到书信也无法完全寄托自己的情感,教人红销翠减,觉衣宽金缕,都为轻别,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不舍与哀伤。

太情切、消魂处,画角黄昏时节中,声呜咽,是对那不断萦绵的情感和寂静黄昏景色的描写。落尽庭花春去也,银蟾迥,无情圆又缺,则是对逝去的春光与圆满之物的无常感慨。恨伊不似馀香,惹鸳鸯结,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和情感的怀念。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递了一种深切的情感体验,以及对逝去美好的追忆与哀愁。

收录诗词(7)

田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籍里无考。善琵琶,通音律。政和末,充大晟府典乐。为乐令。《全宋词》存词六首,有《芊呕集》 才思与万俟咏抗行,词善写人意中事,杂以俗言俚语,曲尽要妙。尝出含三个词牌的联语“玉蝴蝶恋花心动”,天下无能对者

  • 字:不伐
  • 生卒年:1119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

嫩冰未白,被霜风换却,满院秋色。

小阁深沈围坐促,初拥红炉宜窄。

帘密收香,窗明迟夜,砚冷凝新滴。

无人知道,个中多少岑寂。

翻念一枕高唐,当年仙梦觉,难寻消息。

睡起微醒衣袖重,不管腰支犹索。

旋暖银簧,时添酥字,笋玉寒无力。

如今肠断,暮云依旧凝碧。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南柯子/南歌子(其一)春景

梦怕愁时断,春从醉里回。凄凉怀抱向谁开?些子清明时候被莺催。

柳外都成絮,栏边半是苔。多情帘燕独徘徊,依旧满身花雨又归来。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南柯子/南歌子(其二)春思

团玉梅梢重,香罗芰扇低。帘风不动蝶交飞。

一样绿阴庭院、锁斜晖。对月怀歌扇,因风念舞衣。

何须惆怅惜芳菲。拚却一年憔悴、待春归。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惜黄花慢

雁空浮碧,印晓月,露洗重阳天气。

望极楼外,淡烟半隔疏林,掩映断桥流水。

黄金篱畔白衣人,更谁会、渊明深意。晚风底。

落日乱鸿,飞起无际。

情多对景凄凉,念旧赏,步屐登高迢递。

兴满东山,共携素手持杯,劝泛玉浆云蕊。

此时霜鬓欲归心,谩老尽、悲秋情味。向醉里。

免得又成憔悴。

形式: 词牌: 惜黄花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