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一○三)

不须攻人恶,何用伐己善。

行之则可行,卷之则可卷。

禄厚忧积大,言深虑交浅。

闻兹若念兹,小子当自见。

形式: 古风

翻译

无需攻击别人的缺点,也不必自我夸耀自己的优点。
无论行为展开还是收起,都能自如应对。
俸禄丰厚的人常担忧过多,言语深刻者顾虑人际关系复杂。
听到这些道理如果能常常记在心上,年轻人自然会明白。

注释

攻人恶:攻击别人的缺点。
伐己善:自我夸耀自己的优点。
行之则可行:无论行为展开。
卷之则可卷:收起时也能应对自如。
禄厚忧积大:俸禄丰厚的人忧虑多。
言深虑交浅:言语深刻者顾虑人际关系复杂。
闻兹若念兹:听到这些道理如果能记住。
小子当自见:年轻人自然会明白。

鉴赏

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和处世之道的思考。"不须攻人恶,何用伐己善"这两句强调的是一种宽容大度的人生观,不必过分指摘他人的错误,也无需刻意彰显自己的善行,这是对内在修养的一种追求。

接着的"行之则可行,卷之则可卷"则表明了作者对于生活态度的随遇而安,无论是在积极行动还是在适时收敛,都能保持一份从容不迫的心境。这既是对自我行为的一种反思,也是对外界变化的一种顺应。

"禄厚忧积大,言深虑交浅"这两句则揭示了一个现实问题:即便是地位尊贵、俸禄丰厚之人,其所担心的事情也不少,而他们的语言虽然深沉,但与人的交往却可能显得表浅。这不仅反映出当时官场生活的复杂性,也折射出了人际关系的微妙。

最后,"闻兹若念兹,小子当自见"则是诗人对读者的一种提醒和期望,即对于这些道理,当以谦逊之心去体会,用自己的智慧去洞察。这里的小子可能暗指了读者或后学,使他们能够在阅读中获得启示,达到一种自我觉悟的境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活、人际关系以及个人修养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平和与智慧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一○五)

世有聪明士,勤苦探幽文。

三端自孤立,六艺越诸君。

神气卓然异,精彩超众群。

不识个中意,逐境乱纷纷。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诗三百三首(其一○六)

层层山水秀,烟霞锁翠微。

岚拂纱巾湿,露沾蓑草衣。

足蹑游方履,手执古藤枝。

更观尘世外,梦境复何为。

形式: 古风

诗三百三首(其一○七)

满卷才子诗,溢壶圣人酒。

行爱观牛犊,坐不离左右。

霜露入茅檐,月华明瓮牖。

此时吸两瓯,吟诗五百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诗三百三首(其一○八)

施家有两儿,以艺干齐楚。

文武各自备,托身为得所。

孟公问其术,我子亲教汝。

秦卫两不成,失时成龃龉。

形式: 古风 押[语]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