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其一○七)

满卷才子诗,溢壶圣人酒。

行爱观牛犊,坐不离左右。

霜露入茅檐,月华明瓮牖。

此时吸两瓯,吟诗五百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翻译

满卷才华横溢的诗篇,装满了圣贤的美酒。
行走时欣赏小牛犊,坐下时它们总在身边陪伴。
寒霜和露水打湿茅屋檐,明亮的月光洒进破旧的窗户。
这时我品两杯美酒,吟诵出五百首诗篇。

注释

满卷:充满卷轴。
才子:有才华的人。
溢:溢出。
圣人酒:圣贤般的美酒。
行爱:行走时喜爱。
观:观看。
牛犊:幼小的牛。
坐不离左右:坐下时它们总在身边。
霜露:霜和露水。
茅檐:茅草屋顶。
月华:月光。
瓮牖:破旧的窗户。
吸:品尝。
两瓯:两杯。
吟诗:吟诵诗歌。
五百首:五百多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子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吟咏诗歌的景象。开头“满卷才子诗,溢壶圣人酒”两句,通过对比才子的满卷诗书和圣人的溢壶美酒,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与艺术的渴望和追求。紧接着,“行爱观牛犊,坐不离左右”描绘了诗人在夜晚时分,不仅关心着自己的学问,更是随时都在观察身边事物,即便是平凡如牛犊,也值得他停留品味。

“霜露入茅檐,月华明瓮牖”两句,则营造了一种清冷而宁静的夜晚氛围。诗人通过霜露浸透草屋和窗棂上的月光,传达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和谐。

最后,“此时吸两瓯,吟诗五百首”则展现了诗人的豪迈情怀。他在这宁静的夜晚,不仅仅是品味酒香,更是在吟诵着大量的诗篇。这里的“两瓯”代表了一种适量,而“五百首”则显示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勤奋与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精神世界中的自得其乐,以及他对于知识、艺术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12)

寒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诗相印证,指出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号:均不详
  •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相关古诗词

诗三百三首(其一○八)

施家有两儿,以艺干齐楚。

文武各自备,托身为得所。

孟公问其术,我子亲教汝。

秦卫两不成,失时成龃龉。

形式: 古风 押[语]韵

诗三百三首(其一一○)

或有衒行人,才艺过周孔。

见罢头兀兀,看时身侗侗。

绳牵未肯行,锥刺犹不动。

恰似羊公鹤,可怜生氃氋。

形式: 古风

诗三百三首(其一一四)

贫驴欠一尺,富狗剩三寸。

若分贫不平,中半富与困。

始取驴饱足,却令狗饥顿。

为汝熟思量,令我也愁闷。

形式: 古风 押[愿]韵

诗三百三首(其一一五)

柳郎八十二,蓝嫂一十八。

夫妻共百年,相怜情狡猾。

弄璋字乌䖘,掷瓦名婠妠。

屡见枯杨荑,常遭青女杀。

形式: 古风 押[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