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古相思

妾面如花开,妾心似兰死。

花开色易衰,兰死香不已。

愿持枯兰心,终焉托君子。

君行胡不归,两见秋风起。

鸿雁只空来,音书无一纸。

夜夜梦见君,朝朝懒梳洗。

不忆霜月前,丝桐为君理。

千古万古悲,悠扬逐流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表达对远方恋人的思念之情,情感深沉而细腻。开篇“妾面如花开,妾心似兰死”,以花比面,以兰喻心,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容颜的娇美与内心的坚韧。花虽易凋,兰却长存其香,以此暗示女子虽然面对分离的痛苦,但内心之爱却如同兰花般持久不变。

接着,“愿持枯兰心,终焉托君子”一句,表达了女子愿意将自己如同兰花般坚韧的心交付给爱人,希望对方能理解并珍惜这份深情。然而,接下来的“君行胡不归,两见秋风起”则透露出女子对爱人迟迟未归的担忧和思念,秋风的反复出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等待的煎熬。

“鸿雁只空来,音书无一纸”进一步强调了通信的缺失,使得女子的思念更加难以排解。即使梦中相见,也无法弥补现实中的距离感。“夜夜梦见君,朝朝懒梳洗”生动地描绘了女子因思念而产生的身心疲惫,以及对日常生活的疏离感。

最后,“不忆霜月前,丝桐为君理”表明女子在寒冷的霜月之夜,仍不忘弹奏琴弦,寄托对爱人的思念。而“千古万古悲,悠扬逐流水”则以时间的永恒和自然的循环,表达了这份相思之情的深远和不朽,如同流水一般,绵延不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深刻展现了古代女子在爱情中的执着与痛苦,以及对远方恋人的深切思念。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拟桃花歌

酣酣桃始花,灼灼粉面笑。

粉色射花光,夺尽丹青妙。

蓝衫马上郎,风流亦年少。

语言虽未通,精诚默相照。

敛容缓步复掩门,只见桃花不见人。

轻红浅白正含露,欲落半开将送春。

凝心驻马日渐晚,隐忍时时下前坂。

回头又不见桃花,唯有青山遮醉眼。

扬鞭击镫歌团扇,相见不如不相见。

逢人寄语问桃花,春残吹洗落谁家。

形式: 古风

怡轩吟赠番阳张孝子

古云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孝子寻亲不辞远,草蹻负米离番川。

西从荆州望夔国,扪萝蹑石穿林巅。

峡山愈深人迹绝,但闻悲风泠涧声潺湲。

汲溪钻火行复餐,夜宿茅屋衣裳单。

回看江南路九千,一见归客吞悲酸。

寄声吾母形骸安,慎勿为语皮皴乾。

涪州城西遇征蛮,城门防盗白昼关。

抚膺仰天涕汍澜,见亲之难难于蜀道难。

成都渐近心稍宽,踊跃可得瞻耆颜。

父昔离家子方孕,子得见父今壮年。

胡弗归兮死敢请,慰我慈母心悬悬。

三往三返又十载,孝子执辔方言还。

番人闻归竞嗟喜,夫妇白首重团圆。

诛茅立屋奉甘旨,陈侯篆榜名怡轩。

春禽提壶助春饮,綵衣自舞春风前。

腰金馔玉非我欲,但愿眉寿双松坚。

朝熙熙,暮熙熙,谁将朱丝绳,奏我怡轩诗。

形式: 古风

忆敬亭山作

忽忆敬亭山,翠碧千万寻。

白云拂地弄晴影,黄猿啸晚清人心。

桃花流水三月深,柳絮披烟辞故林。

重楼复殿据山脚,像塑制度祠非淫。

晋时谢守曾赛雨,至今石上镌遗吟。

五言雅重参二典,琅琅一诵铿璆琳。

绿潭无底白玉沈,千载何人知此音。

李白骑鲸出沧海,回鞭曾宿岧峣岑。

却泛虚舟弄溪月,紫霞之杯倾不歇。

醉来更约崔宗之,秋水玄谈清兴发。

数公逸驾何当还,怅望英风不可攀。

信道相看两不厌,古来只有敬亭山。

形式: 古风

神宗皇帝挽词二首(其一)

物物皆成化,熙熙十九春。

寿觞方奏乐,法座忽流尘。

遗治前无古,称宗孰有神。

烟霄歧路别,百辟共沾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