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外舅一年所为诗因发箧出大人及两弟及罕儿诸作遍与外舅观之外舅爱钟铠诗至仿效其体爰询当事以外间所见诗派之异而喟然有感于斯文也叠韵见示当世仅次其韵略志当世所云云

滔滔江汉古来并,判作支流势亦平。

直到山深出泉处,翻疑河伯望洋情。

泥蛙鼓吹喧家弄,蜡凤声华满帝城。

太息风尘姚息抱,驷虬乘翳独孤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范当世的作品,鉴赏如下:

诗中的“滔滔江汉古来并,判作支流势亦平”两句,描绘出一幅宏伟壮丽的江景。江水浩瀚而过,自古以来就如此,它的流向和力量仿佛已经被时间所衡量,分出了许多支流,呈现出一种稳重而平和的态势。

“直到山深出泉处,翻疑河伯望洋情”两句,则是诗人在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沉醉与思考。到了深山中泉水涌出的地方,诗人不禁怀疑河伯(古代传说中掌管江河的神祇)是否也会有向往广阔世界的情感。

“泥蛙鼓吹喧家弄,蜡凤声华满帝城”两句,通过对自然界声音的描写,表现出一种生机勃勃和繁华盛景。泥蛙的叫声如同乐队的演奏,而蜡凤(即蝉)的鸣叫则充满了整个皇宫。

“太息风尘姚息抱,驷虬乘翳独孤征”两句,诗人感慨地叹息着世事的变化和自己内心的孤独。风尘指的是世间的纷扰与烦恼,而“姚息抱”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驷虬乘翳独孤征”则表达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寂寞和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世事变化的感慨。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向往,以及对个人命运的独特思考。

收录诗词(188)

范当世(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为叔节题西山精舍图

去年甥馆东西间,东对城西凤啄山。

自春徂夏看不足,归去时时有梦还。

再来此室非吾有,却对墙头长很久。

转念兹土于我何,且复得之乌能守。

磊落狼山新绿轩,打门归住无妨言。

龙眠挂车妇氏物,犹许半子为家园。

投身天地真多处,彷徨歧路缘何故。

客气已尽江湖悲,少年望尔还归去。

尔去西山来待亲,犹对新居怀旧邻。

可知能作山川主,不似寻常陌路人。

钟鼎山林各天性,吾昔青山已如命。

难得吾妻亦称怀,良知此事天所定。

此画当年著此人,冰心玉质相辉映。

尔今即去其如何,为我佳处留行窝。

明年春江鼓一棹,还及尔姊来经过。

尔时林下风流句,应比安城道上多。

形式: 古风

外舅以初见雪花见示欣然命赋四叠前韵奉呈

所学真非百里长,上窥屈宋下欧王。

命遭磨蝎才空老,诗若箫韶政岂凉。

披发吴侬徒祭鬼,失心县子欲焚尪。

眼前一味蚕花粥,会比当年肉食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南昌门外眺望回舟作示蕴素

往年三至滕王阁,年年阴雨舟中住。

今年发奋欲往游,泊舟衔尾难登路。

更棹小舟浮浪间,周回万舸终无罅。

日莫烟深何所之,仆夫皇恐舟人怒。

隔江似有三数家,掠浆斜飞向西渡。

软沙著屐恰已轻,野庙寻僧亦微趣。

回首却望章都门,明皇烁烁然灯初。

崇台似有行人趋,黄昏望绝不可呼。

珠帘画栋知有无,文采风流不到吾。

寸步有命今弗图,四上不至亦已夫,还及吾子寻欢娱。

形式: 古风

守风不行而船得泊岸浦仙去之安福内人触动悲怀余无以慰之乃携之游滕王阁各为长歌一篇以取欢

我惭不至滕王阁,子说曾登太白楼。

闻言使我渺愁绝,何得当前懒即休。

北风一夜送南客,北客稍稍泊岸头。

我今为子毁前作,子得不与我同游。

江山城郭非异物,且复登阁览一周。

阁上金书作何语,人人秋水长天句。

阁下诸公尽有问,不脱珠帘画栋文。

可怜韩退之,澹语不成用。

分明作者才,弃置无人诵。

询吾云君谓不然,勃虽三尺已占先。

谁令退之更疏懒,言语恢诡足不前。

空藉文字与人斗,虽设百彩乌能传。

君诗莫须为我毁,君之故步真当捐。

嗟哉尔言岂不贤,吾今从谏如转圜。

但当与尔遍览名迹题山川,往至太白楼下一醉沈千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