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苦寒行

冰峰撑空寒矗矗,雪凝水冻埋海陆。

杀物之性,伤人之欲。

既不能断绝蒺藜荆棘之根株,又不能展凤皇麒麟之拳局。

如此则何如为和煦,为膏雨。

自然天下之荣枯,融融于万户。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冰冷的山峰直插云霄,寒气逼人,冰雪覆盖使得海洋和陆地都被冻结。
它抑制生机,触动人心深处的欲望。
既无法斩除荆棘蒺藜的根源,也无法释放凤凰麒麟的力量。
这样的状态如何化为温暖的阳光,甘甜的雨水?
自然界的繁荣凋零,应在每家每户中和谐共融。

注释

冰峰:冰冷的山峰。
撑空:直插云霄。
寒矗矗:寒气逼人。
雪凝水冻:冰雪覆盖。
海陆:海洋和陆地。
杀物之性:抑制生机。
伤人之欲:触动欲望。
蒺藜荆棘:荆棘蒺藜。
根株:根源。
凤皇麒麟:凤凰麒麟。
拳局:力量。
和煦:温暖的阳光。
膏雨:甘甜的雨水。
融融:和谐共融。
万户:每家每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严冬景象,通过对自然的描述来表达一种无力感和悲观的情怀。"冰峰撑空寒矗矗,雪凝水冻埋海陆"一句,生动地勾勒出一个极度寒冷的世界,其中“矗矗”二字形容冰峰的坚硬挺立,而“埋海陆”则展示了雪覆盖着广袤的大地。紧接着,“杀物之性,伤人之欲”表明这样的严酷自然不仅摧毁了万物,也削弱了人们的意志和愿望。

诗中还提到“既不能断绝蒺藜荆棘之根株,又不能展凤皇麒麟之拳局”,这句话通过比喻,传达了人在面对困境时无能为力的感慨。蒺藜和荆棘象征着生活中的障碍和艰难,而凤凰、龙凤等神兽则代表着美好而遥不可及的愿景。这两者都无法实现,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无奈。

最后,“如此则何如为和煦,为膏雨”一句,似乎在探讨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况,让世界变得温暖而富饶。"自然天下之荣枯,融融于万户"表达了一个美好的愿景,即希望自然界的恩赐能均衡地降临每个家庭,使得丰收与衰败都能得到适度的调和。

整首诗通过对严冬景象的描写,以及对困难与无力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于生活中的苦难与不公的深刻体会。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与李荣互谑

姓李应须礼,言荣又不荣。

身长三尺半,头毛犹未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杂曲歌辞.行路难五首(其五)

君不见山高海深人不测,古往今来转青碧。

浅近轻浮莫与交,池卑只解生荆棘。

谁道黄金如粪土,张耳陈馀断消息。

行路难,行路难,君自看。

形式: 乐府曲辞

相和歌辞.野田黄雀行

高树风多,吹尔巢落。深蒿叶暖,宜尔依薄。

莫近鸮类,珠网亦恶。

饮野田之清水,食野田之黄粟。深花中睡,?土里浴。

如此即全胜啄太仓之谷,而更穿人屋。

形式: 乐府曲辞

相和歌辞.善哉行

有美一人兮婉如清扬,识曲别音兮令姿煌煌。

绣袂捧琴兮登君子堂,如彼萱草兮使我忧忘。

欲赠之以紫玉尺,白银珰,久不见之兮湘水茫茫。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