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早寒馀岂足哀,平生多难愧非材。
去年二月都城里,曾共花房带雪来。
诗人以春日寒冷、余寒未消开篇,表达了对自己平生多历艰难、自感才华不被施展的哀叹。随后,诗人提及去年在都城里与花房共度时光,那时天空飘落着雪花,这一幕如同画中美景般刻在心间,显然这是诗人内心深处的美好记忆。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却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与自嘲。
不详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华郭春光欲暮时,綵绳争蹴夜忘归。
佳人不道罗纨重,拟共杨花苦斗飞。
风静高标埋暗雾,月明孤影落澄波。
狂心拟逐游童上,无奈春醪足困何。
有穷兵死为游畋,惆怅佳人独上仙。
试问单栖与同穴,可能云汉胜重泉。
喜闻吉事怕闻凶,天下人心处处同。
乍出山来言语拙,莫将刺字谒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