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道士

先生若孤云,两在隆山见。

清标瘦弥耸,秀骨老愈健。

高谈吐深诣,大句写精鍊。

忽起忆鹅池,肏飞石泉溅。

形式: 古风

翻译

先生如同孤零零的云朵,在隆山相遇。
他的清高气质更加突出,尽管年岁增长,骨节却更显挺拔健朗。
他高谈阔论,深入浅出,大篇幅的文字精炼有力。
忽然起身,回忆起鹅池,提起笔来,仿佛能看到石泉飞溅的景象。

注释

先生:对诗人的尊称。
孤云:比喻孤独而高洁的品格。
隆山:地名,可能指诗人与对方相遇的地方。
清标:清高,出众的品质。
瘦弥耸:越发显得清瘦而挺拔。
秀骨:清秀的骨骼,形容人品性高洁。
老愈健:年纪越大,身体越健康。
高谈:高雅的谈论。
深诣:深刻的理解和造诣。
大句:宏大的句子,指内容丰富或言辞雄浑的诗文。
精鍊:精炼,言辞简洁有力。
鹅池:可能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地方,如一个文学或学习的场所。
肏飞:提起,动作描绘。
石泉:石头边的泉水。
溅:飞溅,形象描绘鹅毛笔落纸的动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先生与李道士相遇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人物特质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和高洁品格的赞美。

“先生若孤云,两在隆山见。” 这两句以比喻的手法,将先生比作飘渺的孤云,在浩瀚如海的自然中显得分外妖娆。"清标瘦弥耸,秀骨老愈健"则是对李道士外貌的细腻描绘,通过“清标”、“瘦弥耸”、“秀骨”等词汇,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精神充沛之美。

“高谈吐深诣,大句写精鍊。”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李道士的高谈和文笔给予了极高的评价。"高谈"指的是他谈论问题的深度和高度,“大句”则是对其文章气势宏伟的赞扬。

“忽起忆鹅池,肏飞石泉溅。” 这两句诗人突然想起了某个地方——鹅池,以及那里的美好景象。"肏飞"一词形容水流的迅疾与激越之美,这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次相遇的怀念和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人物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清新脱俗的意境,同时也传递出诗人对友情的深切感怀。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送李道士归

先生状貌古,瘦健若老鹤。

秋风唳清霄,寒响满寥廓。

一腹冰雪词,勿为俗人作。

便可住鹅池,乾死守岩壑。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送杨议卿赴举

寒日照残树,新霜结衰草。

有客奉高荐,策马奔远道。

声名近转大,文字素已好。

壮岁虽可恃,荣科亦宜早。

勉自报春晖,高堂亲发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送周介之学士通判定州(其一)

紫垣之东藩,群宇合四翼。

天家积图史,编简何万亿。

介之才艺选,此地典文墨。

纵横四部内,骋骤千古力。

久为光禄校,颇倦承明直。

尝言石渠树,五见弄春色。

前自启君相,得请均外职。

翩然驾别乘,去矣大河北。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送范尧夫

遝遝走闾巷,都人起中宵。

相拥候府门,惟恐失此朝。

尽言来送公,车马城北桥。

桥边脂辖亭,大尹此相邀。

歌管盛宴集,簪裾合群僚。

四座酒既行,相顾魂已销。

亭前有杨柳,秋风减长条。

折以持赠公,莫厌霜叶凋。

节物虽谓晚,比春情更饶。

递起劝公饮,双呼金翠翘。

岂徒要公醉,恐公遽乘轺。

借问何尔为,重公若琼瑶。

美质未省变,与人存久要。

既莫不可留,征衫遂飘飘。

鸣驺过升迁,群氓闹如蜩。

感公来二年,免我于无聊。

今公舍我去,何由借诸朝。

愿君富且贵,寿命等松乔。

直似先令公,巍巍佐唐尧。

涕泪逐公行,不惮公更遥。

公诚上下通,和如奏笙箫。

所以得如此,人情不相辽。

嗟同缪与公,一时赴弓招。

于今二十年,不见有所超。

前日荷君相,与印垂之腰。

使归守山郡,藏伏甘寂寥。

闻公将治行,乃心日夜摇。

恨不能送公,俯首类酸痟。

徒为送公诗,有如草虫喓。

强勉写之去,忧来立危谯。

形式: 古风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