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漳浦师(其二)

去岁吴门已变名,市中卖饼识邠卿。

曾将逃死嗤张俭,何取狂生荐祢衡!

南极有星通夜动,天隅一柱早时倾。

入关狼狈音容阻,回首铜山哭几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钱澄之的《哭漳浦师(其二)》,通过哀悼逝者,表达了对师友的深切怀念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逝者的敬仰。

首联“去岁吴门已变名,市中卖饼识邠卿”描绘了逝者生前的场景,以“吴门”指代江南地区,暗示逝者曾在此地生活或工作。通过“卖饼”这一日常生活细节,展现其平凡而真实的人生片段。同时,“邠卿”一词借用了古代人物的名字,隐含着对逝者身份的尊重和怀念。

颔联“曾将逃死嗤张俭,何取狂生荐祢衡!”运用了两个历史典故。张俭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儒学大师,因反对外戚专权而遭迫害,被迫逃亡;祢衡则是三国时期的文士,因狂放不羁而被曹操所杀。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逝者生前性格的评价——既讽刺了逃避现实的消极态度,又赞扬了敢于直言的勇气。

颈联“南极有星通夜动,天隅一柱早时倾”运用了天文现象来象征逝者生命的终结。南极星的移动和天边支柱的倒塌,既是自然景象的描述,也是对逝者离世的悲痛表达。这种比喻手法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使情感更加凝重。

尾联“入关狼狈音容阻,回首铜山哭几声!”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逝者的哀思。通过“入关”这一行动的描述,暗示了逝者离世后,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助感。而“铜山”可能是指逝者生前所在之地,或是诗人内心深处对逝者记忆的寄托。这句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无法言说的悲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历史典故,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情悼念,以及对生命、人性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07)

钱澄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秉镫,一字幼光,、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 字:饮光
  • 籍贯:晚号田间老
  • 生卒年:1612~1693

相关古诗词

哭漳浦师(其三)

二月长干天昼昏,都人争举李膺幡。

笑将涕泪酬知己,坐索衣冠谢主恩。

无路请还先轸首,何人招返屈原魂!

当年北寺留皮骨,此日南朝仗尔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酬开少(其一)

三十年来钱起名,登坛不用一军惊。

皂囊草出宫中诵,铁笔书成海外行。

慷慨阿兄真御史,飘零小弟旧狂生。

凭君早赞兴刘业,给札兰台赋「两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酬开少(其二)

汉廷党祸几人馀,国覆君亡禁甫除。

北寺已成元礼狱,西行谁上贾彪书!

淮南幕启借前箸,武水壁深开后车。

二竖至今为国祟,埋轮不问欲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酬开少(其三)

吹笳放畜遍长洲,洒泪逢君泖上舟。

战鼓魂销莺脰月,义旗风卷鹤湖秋。

袖藏沧海枪犹在,衣溅吴江血未收。

每过乌台添往恨,几回掩面哭西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