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开少(其二)

汉廷党祸几人馀,国覆君亡禁甫除。

北寺已成元礼狱,西行谁上贾彪书!

淮南幕启借前箸,武水壁深开后车。

二竖至今为国祟,埋轮不问欲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酬开少(其二)》由清代诗人钱澄之创作,通过历史典故与寓言式的表达,深刻揭示了权力斗争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影响。

首联“汉廷党祸几人馀,国覆君亡禁甫除。”以汉代宫廷党争为背景,指出在权力斗争中,多数人成为牺牲品,国家覆灭,君主陨落,法律制度被废除。这里暗含了对权力斗争残酷性的批判。

颔联“北寺已成元礼狱,西行谁上贾彪书!”进一步描绘了权力斗争的残酷,北寺成为囚禁政治犯的地方,而西行无人敢为冤屈者上书申冤,形象地展示了正义与公正被践踏的情景。

颈联“淮南幕启借前箸,武水壁深开后车。”运用典故,淮南王刘安借箸事,比喻在关键时刻提出策略;武水壁深开后车,暗示在危机时刻采取行动。这两句表达了在国家危难之际,仍有人力图挽救局势的决心和行动。

尾联“二竖至今为国祟,埋轮不问欲何如!”“二竖”常指疾病或邪恶势力,这里象征着国家的祸患。埋轮,即停止前进,表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此联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命运的深深忧虑,以及对那些无力改变现状者的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权力斗争、正义缺失、国家命运和个人责任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507)

钱澄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秉镫,一字幼光,、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 字:饮光
  • 籍贯:晚号田间老
  • 生卒年:1612~1693

相关古诗词

酬开少(其三)

吹笳放畜遍长洲,洒泪逢君泖上舟。

战鼓魂销莺脰月,义旗风卷鹤湖秋。

袖藏沧海枪犹在,衣溅吴江血未收。

每过乌台添往恨,几回掩面哭西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酬开少(其四)

遍舟震泽去难攀,皂帽单襦自入关。

客路行歌逢鬼笑,邻樯辨语识生还。

同来仗策推公瑾,独赋伤心是子山!

待诏半年徒寂寂,谏章时为破愁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读开少御史谏章漫书

吾家有仲文,风流擅文赋。

横被党人名,钩校同我锢。

吴江举义师,竟被楼船误。

脱身西入关,上书蒙奇遇。

片言赐豸冠,宰相苦见妒。

吾兄勇报恩,有怀无不吐。

会稽初入国,冀马方东渡。

恤邻宜见哀,况乃唇齿傅!如何元子诞,封爵遍?䪒。

称觞拜新恩,举朝懵不寤?

一疏破迷群,遂使主人惧。

谏章满皂囊,兹当推独步。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萃士歌

中兴圣人重文墨,取士耻循旧资格。

上书召对无奇才,储贤有馆空自开。

庭试诸生本故事,亲拔明经称萃士。

木天教习随庶常,梧垣径授宠莫当。

传闻馆课兼风雅,可怜萃士无知者!

羽书已报东吴失,萃士初学调音律。

为语萃士学勿迟,关外需君退虏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