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丰年多黍多稌,亦有高廪,万亿及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以洽百礼,降福孔皆。
这首出自《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集。该诗描绘了一个丰收的场景,展示了农业社会的富足和喜悦之情。
"丰年多黍多稌"直观地表达了农作物丰收的景象,其中“黍”和“稌”都是古代的粮食作物,分别指的是黍米和稷子。这种细节描写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使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一年一度的丰饶景象。
"亦有高廪,万亿及秽"则进一步强调了粮食的积累与储备,其中“高廪”指的是高大的仓库,“万亿及秽”形容存粮之多,不仅数量巨大,而且质量上乘。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物资的丰富,也反映出农业社会对收获和储存的重视。
"为酒为醴,烝畀祖妣"转而描绘了人们在丰收之后举行庆祝活动,通过酿造美酒佳醴来祭祀祖先。"烝畀"一词形容祭祀时的盛大与隆重,而“祖妣”则是对已故祖先的尊称,这里表达了人们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以洽百礼,降福孔皆"最后一句则将这种庆祝活动联系到更广泛的社会意义上。"洽"字有满足、充实之意,“百礼”指的是各种仪式与习俗,而“降福孔皆”则表达了一种普遍的祈求,希望通过这些仪式能够获得神灵的恩赐,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幸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丰收景象和庆祝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农业社会的喜悦心情与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祖先崇拜以及仪式习俗的重视。
不详
有瞽有瞽,在周之庭。设业设虡,崇牙树羽。应田县鼓,鞉磬柷圉。既备乃奏,箫管备举。喤喤厥声,肃雍和鸣,先祖是听。我客戾止,永观厥成。
猗与漆沮,潜有多鱼。有鳣有鲔,鲦鲿鰋鲤。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有来雍雍,至止肃肃。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于荐广牡,相予肆祀。假哉皇考,绥予孝子。
宣哲维人,文武维后。燕及皇天,克昌厥后。
绥我眉寿,介以繁祉。既右烈考,亦右文母。
载见辟王,曰求厥章。龙旂阳阳,和铃央央。鞗革有鸧,休有烈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以介眉寿,永言保之,思皇多祜。烈文辟公,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