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数日自穿凿,引泉来近陂。
寻渠通咽处,绕岸待清时。
深好求鱼养,闲堪与鹤期。
幽声听难尽,入夜睡常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建的水池边的悠闲生活。开篇“数日自穿凿,引泉来近陂”表明诗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挖掘河道,将泉水引到附近的田地,以灌溉庄稼。接着“寻渠通咽处,绕岸待清时”则写出了诗人在等待溪流畅通、水质澄清的时刻,可能是在准备捕捞水中的鱼类。
第三句“深好求鱼养,闲堪与鹤期”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不仅仅满足于有食物,更希望能够在闲适中享受养鱼的乐趣,并且与自然和谐共处,以至于能与白鹤定下约会。
最后两句“幽声听难尽,入夜睡常迟”则描写了诗人对池边环境的喜爱,他沉醉于周围幽静的声音中,这些声音是如此地令人难以厌倦,以至于夜晚时分也常常因为享受这些声音而延误睡眠。
整首诗通过诗人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以及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情怀。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静巷无来客,深居不出门。
铺沙盖苔面,扫雪拥松根。
渐暖宜闲步,初晴爱小园。
觅花都未有,唯觉树枝繁。
地润东风暖,闲行蹋草芽。
呼童遣移竹,留客伴尝茶。
霤滴檐冰尽,尘浮隙日斜。
新居未曾到,邻里是谁家。
纱巾角枕病眠翁,忙少闲多谁与同。
但有双松当砌下,更无一事到心中。
金章紫绶堪如梦,皂盖朱轮别似空。
暑月贫家何所有,客来唯赠北窗风。
浦乾潮未应,堤湿冻初销。
粉片妆梅朵,金丝刷柳条。
鸭头新绿水,雁齿小红桥。
莫怪珂声碎,春来五马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