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酬刘使君

异乡冬至又今朝,回首家山入梦遥。

渐喜一阳从地复,却怜群沴逐冰消。

梅含露蕊知迎腊,柳拂宫袍忆候朝。

多少故人承宴赏,五云堆里听箫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在异国他乡,冬至又如约而至,思乡之情只能在梦中遥远追寻。
渐渐感到一丝阳气从地底复苏,令人欣慰的是严寒和病痛随着冰雪消融。
梅花含苞待放,预示着腊月的到来,柳树轻拂仿佛回忆起宫廷的早朝时光。
有多少老朋友在宴会上欢聚,听着云端传来的笙箫音乐,心中充满感慨。

注释

异乡: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冬至: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冬季过半。
家山:故乡的山。
入梦遥:在梦中遥远出现。
一阳:指太阳初升的一线生机。
群沴:众多的灾害或不祥之气。
逐冰消:随着冰雪的消融而消失。
梅含露蕊:梅花含苞待放,露水晶莹。
迎腊:迎接腊月,即农历十二月。
柳拂宫袍:柳树轻拂过官员的官袍。
故人:老朋友。
承宴赏:参加宴会欣赏。
五云堆里:形容宫殿或仙境般的景象。
箫韶:古代的宫廷音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异乡度过冬至的孤独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开篇“异乡冬至又今朝,回首家山入梦遥”两句,通过对时节的提醒和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家园的渴望之情,虽然身处他乡,但心中始终牵挂着故土。

“渐喜一阳从地复,却怜群沴逐冰消”两句,则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到来的喜悦,以及对那些即将融化的冰雪(比喻朋友们)所持有的哀愍之情。

“梅含露蕊知迎腊,柳拂宫袍忆候朝”两句中,梅花和柳树成了诗人思念故人的媒介。梅花在寒冷的冬日依然开放,其坚韧不拔正如诗人对远方亲人之情;而柳树则轻拂着皇宫的袍服,仿佛能触及往昔与亲朋好友共度的时光。

最后,“多少故人承宴赏,五云堆里听箫韶”两句,诗人通过设想许多老朋友在宴席上共同享受乐趣,以及在云层之中聆听箫音的意境,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留恋。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作者深沉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状态,是一篇融合了思乡、哀愍及怀旧情怀于一体的优秀作品。

收录诗词(400)

史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早朝

曙钟催入紫宸朝,列炬流虹映绛绡。

天近鳌头花簇杖,风低豹尾乐鸣韶。

衣冠一变无夷俗,律令重颁有正条。

昨日钟山甘露降,玻璃满赐出宫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访许浑

去郭来寻隐者居,柳阴假步小篮舆。

每期会面初偿约,却计论心旧得书。

浅绿垣墙绵薜荔,淡红池沼映芙蕖。

为言肯共留连饮,涧有青芹罟有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饮陈氏幽居

落叶下萧萧,幽居远市朝。

偶成投辖饮,不待致书招。

塞雁冲寒过,山云傍槛飘。

此身何所似,天地一渔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吴宫

吴王爱歌舞,夜夜醉婵娟。

见日吹红烛,和尘扫翠钿。

徒令句践霸,不信子胥贤。

莫问长洲草,荒凉无限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