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书院前为荷塘三即其小屿筑亭久矣春后八日始榜曰夫容州

严风吹衣落南土,手批■猱藉封虎。

缘山跨谷三里城,架竹编茆百家聚。

天公似为羁人谋,闭藏佳境城东陬。

介然用之便成圃,下视更得夫容州。

水间木末高下照,名字既同形亦肖。

自从羸豕伏群龙,红白相辉转明耀。

人怜风雪拘系之,委弃衰草蟠寒泥。

谁知烱烱含内美,正于槁瘁生光辉。

大书三字为吹送,唤起渠阳百年梦。

却疑二华痴绝人,身既隐矣名焉用。

形式: 古风

翻译

凛冽的寒风吹落我衣裳,手握权柄如同猕猴攀附猛虎。
沿着山脉跨越山谷建起三里之城,竹子搭建茅屋聚居百户人家。
上天似乎为我这羁旅之人安排,隐藏了美景在城东的角落。
这里适合作为园地,俯瞰之下又像夫容州一般秀美。
水边树梢光影交错,名字相同连形态也相似。
自从弱小的猪战胜了群龙,红白交织的色彩更加鲜明。
人们怜悯我在风雪中困顿,任由我倒在衰草和寒泥中。
谁知道我内心深处蕴含美好,枯槁憔悴反而生出光芒。
大书三个字为我吹散阴霾,唤醒了渠阳百年来的梦想。
仿佛二华的痴绝之人,既然身体已隐,名声又有何用?

注释

严风:凛冽的寒风。
批:掌握。
猱:猕猴。
藉:依托。
缘山跨谷:沿着山脉跨越山谷。
介然:适当地。
夫容州:可能指某个地方。
烱烱:形容明亮的样子。
渠阳:地名。
二华:可能指代某两个人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野隐居生活的画面。首句“严风吹衣落南土”,以严冬的冷风吹动衣裳,暗示了环境的清冷。接下来,“手批■猱藉封虎”一句,可能是指诗人亲手开辟荒地,像猴子攀援、老虎守护般辛勤劳动。接着,诗人描述了他在山中建立的简朴居所——“缘山跨谷三里城,架竹编茆百家聚”,展现了他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热爱。

“天公似为羁人谋,闭藏佳境城东陬”表达了对上天眷顾的感激,仿佛特意隐藏了这处美景。诗人进一步形容此地如园圃一般宜人,从高处俯瞰,景色如夫容州般美丽。“水间木末高下照”描绘了荷塘倒映在水面,光影交错的景象,而“名字既同形亦肖”则强调了命名的贴切。

“自从羸豕伏群龙,红白相辉转明耀”运用比喻,可能指荷塘中的荷花盛开,色彩鲜艳,如同弱小的猪战胜了群龙,增添了生动的视觉效果。然而,尽管被风雪困住,这些荷花依然展现出内在的美,即使枯萎也能焕发出光彩。

最后两句“大书三字为吹送,唤起渠阳百年梦”表达了诗人对荷塘的深情,他用这三个字(夫容州)唤起了人们对美好过去的回忆。结尾处,诗人以“却疑二华痴绝人,身既隐矣名焉用”自嘲,说即使自己隐居,名声又有何用,流露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赞美了自然之美,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燕新利路李运使致语口号

怪底梅花破臈前,祇因春色到湖边。

虹飞云锦看华辔,脍缕莼丝秩玳筵。

今日房园供解后,明朝汉省接馨妍。

一觞遮莫霜天晓,梅角声中更少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画工王三锡传神

气质纷不齐,四海无似人。

藉令貌相近,气有醇不醇。

善观人品者,仪观与机神。

正邪眸子见,善恶眉间分。

且如若与虎,二人自非伦。

而俱类孔子,俗眼何昏昏。

古人有梦遇,便知为良臣。

又能记眉目,晓然得其真。

此须以神会,难与浅者论。

王生归为我,试语司寇君。

此理充得去,三代同此民。

形式: 古风

赠画工王生

七年谪五溪,二年守三泸。

蛮烟瘴雨中,不改旧时吾。

此来懒看镜,谓我衰且癯。

王生忽肖象,气貌何丰腴。

悔不赂王生,图作一病夫。

庶几转而上,听我归林庐。

及此未衰日,更读几年书。

形式: 古风

赠造琴道士刘发云刘亦解致雷

刘师携琴来,自言有术驱雷霆。

闻之冁然笑,人心未动谁为声。

阳居阴位阳行逆,日循阳度日数赢。

必尝凝聚乃奋击,不有降施谁升腾。

刘师携琴来,为我鼓,一再行。

若知雷霆起处起,便知音是人心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