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移萱树之背,丹霞间金色。
我有忧民心,对君忘不得。
这两句诗是南宋时期诗人石延年的作品,其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和对民生的关怀。首先,“移萱树之背,丹霞间金色”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萱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清贫与高洁,而“移萱树之背”,可解作诗人将自己置于萱花之后,或是从另一角度去观察这份平凡而又高贵的情操。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萱花的颜色和丹霞(赤色的云或岩石)间金色的映照,金色在这里象征着皇家、尊贵或者纯净。这种色彩的对比,不仅美化了自然景观,也隐喻了诗人内心对于高洁与平凡并重的追求。
接着,“我有忧民心,对君忘不得”则流露出诗人的深沉忧虑和不变的初衷。这里的“忧民心”,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显示出一种超越个人情感的社会责任感。而“对君忘不得”,则可能是指诗人在面对君主或友人的时候,无法忘记自己对于百姓的担忧。这句话既展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操,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诗人所处时代的苦恼。
总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传递出诗人对于民生疾苦的关切,以及他对高洁情操不渝的执着,是一首蕴含深意、情感丰富且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佳作。
不详
文学家、书法家。一字安仁。后晋把幽州割让给契丹,其祖举族南迁,定居于宋城(今河南省商丘南)。屡试不中,真宗年间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累迁大理寺丞,官至秘阁校理、太子中允。北宋文学家石介以之诗,欧阳修之文,杜默之歌称为“三豪”
丈夫未大用,身与仁义闲。
可宜更聚散,风尘摧厥颜。
君今归柯泽,路出梁宋间。
芒砀有吾庐,亲老待我还。
羡子先谐愿,思亲头鬓斑。
韶光苦不再,沟水长潺湲。
匹马驱驰事薄游,异乡触目动牵愁。
春禽劝我归休去,争奈功名未放休。
一分素景,千家新月,凉露楼台遍洗。
宝奁深夜结蛛丝,纴五孔、金针不寐。
芳草年年惹恨幽。想前事悠悠。伤春伤别几时休。
算从古、为风流。春山总把,深匀翠黛,千叠在眉头。
不知供得几多愁。更斜日、凭危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