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栈道所经之地的壮丽景色和历史沧桑。"三极西南隔,连峰走剑州",诗人以夸张的手法,将栈道的位置置于遥远的西南,穿越连绵起伏的山峰,直达剑州,展现了道路的艰险与地理的辽阔。"乱山围宝雉,古驿过金牛",乱山环绕,仿佛守护着古代的皇家陵寝(宝雉),而古老的驿站见证了过往的繁荣,提及了传说中的金牛化石,增添了神秘色彩。
"马络秦云湿,天回汉水流",进一步描绘了栈道沿途的自然景观,马匹行进在湿润的秦云之间,天空倒映着汉水的流动,画面生动而富有动态感。"曾闻叱驭使,不共岭猿愁",诗人回忆起曾经的驾驭者,他们的豪情壮志超越了栈道的艰辛,不为岭上的猿啼所扰,展现出一种坚韧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栈道这一载体,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典故和人文情感,展现了清代文人对壮美山川和历史遗迹的感慨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