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步

暮林带斜日,隐隐闻疏钟。

息惫有孤石,扶衰怜短筇。

垂杨暖自绿,春事老浑慵。

正念余影独,忽与幽鸟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傍晚的树林映照着斜阳,远处传来稀疏的钟声。
疲惫时有一块孤石可休息,我扶着拐杖怜惜自己年迈力衰。
垂杨独自在温暖中变绿,春天的事物都显得懒散无力。
正当我独自思考,忽然遇见了幽静的鸟儿。

注释

暮林:傍晚的树林。
斜日:落日。
隐隐:隐约。
疏钟:稀疏的钟声。
息惫:休息疲惫。
孤石:孤独的石头。
扶衰:扶持衰老。
短筇:短竹杖。
垂杨:垂柳。
暖自绿:独自在温暖中变绿。
春事:春天的事情。
老浑慵:衰老而懒散。
余影:我的身影。
幽鸟:幽静的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田园风光图景,充满了静谧和孤独的情调。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精神状态。

“暮林带斜日”开篇即设定了一种时间和空间的氛围——傍晚时分,阳光透过树梢斑驳,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气息。“隐隐闻疏钟”则通过听觉传递了远处寺庙中的钟声,这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也增添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

“息惫有孤石,扶衰怜短筇”中,“息惫”表达了一种劳累后的休憩,而“孤石”则是诗人休息之所。这里的“扶衰怜短筇”则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界小草的怜悯之情,展示出一种对生命温柔的态度。

接下来的“垂杨暖自绿,春事老浑慵”中,“垂杨”指的是柳树,这里的“暖自绿”则表达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而“春事老浑慵”则是对过往时光的一种回忆和感慨,诗人似乎在叙述着岁月流转中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情感的变迁。

最后,“正念余影独,忽与幽鸟逢”中的“余影”可能指的是过去的记忆或是自然景象留下的印迹。诗人原本沉浸在对过往的回忆中,但突然间与“幽鸟”相遇,这种意外的遭遇为诗歌增添了一抹神秘和惊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深厚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351)

吴则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 籍贯:今湖北阳新)

相关古诗词

梦过盱眙城追寄普照老

篷背有霜篷底眠,梦中犹念草鞋钱。

强炊五斗官仓米,也趁千艘落水船。

居士秃巾撩楚雁,僧伽孤塔供淮天。

盱眙城在石色古,浪打至今端可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谒陈尚志于太原之清凉

酒樽元有味,绝倒更能么。

昨梦不堪说,白头无奈多。

底时辞部曲,著处尚关河。

相见好欢喜,当如迟暮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黄伯钧示诗因次韵

鬓毛萧瑟强儒冠,尘土追随意已阑。

午枕梦回书帙乱,暮林秋老雨声寒。

百骸久悟岁月速,一室讵知天地宽。

忽忆玉虹孤笛夜,曲肱终约听鸣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游昆罗山寺二首(其二)

据鞍风袅袅,横策水泠泠。

华屋耸云谷,朱阑依翠屏。

偶携千骑出,更为九秋停。

何必论黑月,归途聊戴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