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兵罢淮边客路通,乱鸦来去噪寒空。
可怜白骨攒孤冢,尽为将军觅战功。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结束后的萧瑟景象,通过对比和隐喻表达了诗人对战乱造成的苦难与无谓牺牲深切的哀叹。首句“兵罢淮边客路通”指出战争的停止使得道路重新畅通,但这并非好事,因为它意味着战火烧尽了一切,留下的只有废墟和死亡。“乱鸦来去噪寒空”则形象地描绘了那些在战场上觅食的乌鸦,它们的叫声充满了寒冷与绝望。
“可怜白骨攒孤冢”,是对战争牺牲者的深切同情。无数士兵的遗骸堆积如山,只能凄凉地躺在荒废的坟墓中,显示出战争带来的惨烈。而这些牺牲“尽为将军觅战功”,则指出了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将领们追求的虚名与功绩。诗人通过这一点批判了权力欲望导致无数生命的消逝。
整首诗情感沉郁,意境悲凉,深刻揭示了战乱对人类社会的破坏性,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和平的向往与对战争本质的深刻认识。
不详
[约公元九o一年前后在世]字象文。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哀帝天复初前后在世。生而颖秀,幼能为诗登单于台,有“白日地中出,黄河天上来”名,由是知名。家贫累下第,留滞长安。乾宁二年。唐懿宗咸通(860-874)年间,与许棠、张乔、郑谷等合称“咸通十哲”。授校书郎,调栎阳尉,迁犀浦令。五建建蜀国,拜膳部员外郎。后为金堂令
鹿鸣筵上强称贤,一送离家十四年。
同隐海山烧药伴,不求丹桂却登仙。
春雷醉别镜湖边,官显才狂正少年。
红烛满汀歌舞散,美人迎上木兰船。
几出东堂谢不才,便甘閒望故山回。
翻思未是离家久,更有人从外国来。
不将高盖竟烟尘,自向蓬茅认此身。
唐祖本来成大业,岂非姚宋是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