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二首(其二)

雨气消残暑,苍苍月欲升。

林间风捲簟,栏下水摇灯。

迥野垂银镜,层峦挂玉绳。

重期浮小楫,来摘半湖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末秋初的景象,通过生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开篇“雨气消残暑”,写出雨后天气回暖的感觉,暑气被清凉的雨水所消散,预示着季节的转换。紧接着,“苍苍月欲升”则描绘了夜幕低垂,明月即将升起的情景,月亮在夜空中缓缓上升,给人以宁静和清洁之感。

“林间风捲簟”中的“簟”字生动地形容了树叶随风摇曳的样子,而“栏下水摇灯”则是借助水面上的倒影来描写月光下的水波不息,给人以动态之美。

“迥野垂银镜”通过比喻手法,将山间清澈的溪流比作挂在树梢间的银色镜子,既映衬了溪水的清澈,也烘托出了山林的深邃。紧接着,“层峦挂玉绳”则形容了山峦之间缠绕着如丝绸般细腻洁白的云雾,增添了一份仙境般的意境。

“重期浮小楫”中,“重期”指的是夏末秋初之际,而“浮小楫”则写出了作者乘坐小船在水面上漂浮的景象。最后,“来摘半湖菱”表达了诗人想要采撷那些生长在湖中的美丽花卉,既是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喜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脱俗、生机勃勃的自然世界中。

收录诗词(256)

李群玉(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读书处”。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字:文山
  • 籍贯:唐代澧州
  • 生卒年:808~862

相关古诗词

仙明洲口号

长爱沙洲水竹居,暮江春树绿阴初。

浪翻新月金波浅,风损轻云玉叶疏。

半浦夜歌闻荡桨,一星幽火照叉鱼。

二年此处寻佳句,景物常输楚客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北风

病发乾垂枕,临风强起梳。

蝶飞魂尚弱,蚁斗体犹虚。

瘦骨呻吟后,羸容几杖初。

庭幽行药静,凉暑翠筠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半醉

处俗常如病,看花亦似秋。

若无时复酒,宁遣镇长愁。

渐觉身非我,都迷蝶与周。

何烦五色药,尊下即丹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失鹤

瑶台烟雾外,一去不回心。

清海蓬壶远,秋风碧落深。

堕翎留片雪,雅操入孤琴。

岂是笼中物,云萝莫更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