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日被以郡事入奏之命再赋二首(其一)

五云堆里望觚棱,二纪周南梦未曾。

四辈两年勤诏札,九重一念乂黎蒸。

烽台虽有深秋燧,雁塔应无曩日僧。

豫备正须如雍国,不妨德业颂高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翻译

在五彩祥云缭绕的地方遥望宫殿的尖顶,二十年来我始终未能实现南方周朝的美梦。
四海之内的臣民勤奋地书写诏书,皇帝的一念之间关乎万民的安宁和繁荣。
虽然烽火台在深秋仍有警报,但雁塔中的僧人已非昔日模样。
国家的预备工作正需要像雍国那样的贤才,品德和事业的提升值得赞美和期待。

注释

觚棱:宫殿的屋脊或檐角,象征皇权。
二纪:二十周年,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
勤诏札:勤奋地书写诏书,指官员忠诚尽职。
烽台:古代传递军事信息的高台,点燃烽火表示敌情。
雁塔:唐代长安的大雁塔,曾有僧人居住。
豫备:准备,预备人才。
雍国:古代诸侯国名,这里比喻贤能之地。
德业:道德和事业,指人的品行与成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岳珂所作,题为《四月二十日被以郡事入奏之命再赋二首(其一)》。诗人站在五云堆中遥望皇宫的觚棱,感叹自己在南方任职已有两届,对皇帝的频繁诏令和对百姓疾苦的关注深感责任重大。烽火台虽然传递着边疆的警报,但诗人希望国家安定,雁塔不再有僧人躲避战乱。他以雍国的历史为例,表明自己准备接受新的使命,期待自己的德行和事业能够得到提升。整首诗表达了诗人的责任感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体现了古代士大夫的忠诚与担当。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玉蕊花

路入平山万木清,松萝荟蔚接烟甍。

鹿跑泉眼涵秋影,雁带云容度晚晴。

花径有时传相国,藓碑无字纪昭明。

六朝金粉今何处,赢得十年蕙帐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白水浦怀王建宁

南朝旧见王忠武,此地曾屯千万兵。

十里荒蹊秋兔健,千年陈迹暮鸿征。

无衣空缊包胥志,遗帼终留诸葛名。

落日英雄满襟泪,凤凰倚徙正孤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次韵乔江州琵琶亭诗二首(其二)

一叶西归老倦翁,高楼突兀记推蓬。

景随湓浦江山改,人与香山岁月同。

异世剖符传事比,出门合辙见诗工。

我来君去如鸿燕,休叹长安目力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乔江州琵琶亭诗二首(其一)

共生壬子两仙翁,不为离春惜断蓬。

铁拨鹍弦遗响在,绣衣龙节赏音同。

穆曹技埒名俱胜,唐宋诗传句并工。

击节云篦定谁是,茫茫江月思何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