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芳草丛生缕结,花艳艳,雨濛濛,晓庭中。
塞远久无音问,愁销镜里红。
紫燕黄鹂犹至,恨何穷。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寂与怀念的情景,通过鲜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深沉情愫。开篇“芳草丛生缕结,花艳艳,雨濛濛,晓庭中”四句,以一种淡雅而又略带忧郁的笔触,勾勒出一个静谧而湿润的早晨园景。这里,草丛间缕缕绵绵的花朵与轻柔细雨共同营造了一种恬静的氛围,而“晓庭”则让人联想到一处幽深的居所,时间似乎在此凝滞。
接下来的“塞远久无音问,愁销镜里红”两句,则突然转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这里,“塞远”暗示着诗人与所思之人的距离和隔绝,而“久无音问”则表达了一种长时间的音信断绝,带来了深深的孤独感和忧虑。此处的“愁销镜里红”,不仅描绘了诗人因思念而憔悴的容颜,更隐喻着心中的哀愁如何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渐渐消磨。
最后,“紫燕黄鹂犹至,恨何穷”两句,又引入了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沉的情感。紫燕黄鹂,是指燕子与黄鹊,它们的到来似乎是唯一打破寂静的生灵,但却也无法缓解诗人心中的哀愁。此处“犹至”表明尽管这些小鸟还在到来,带着一丝生的气息,但诗人的心境依旧无法改变。结尾的“恨何穷”,则是对这种无尽相思和孤独感的极度表达,是一种无奈与悲哀的情绪宣泄。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摹,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寂寞与怀念,以及由此产生的复杂情感。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在中国古典诗词中颇为常见,但在这首诗中,却被韦庄巧妙地融入了一种个人化的情感体验,彰显了作者深邃的情怀和艺术造诣。
不详
汉族,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何处,烟雨。隋堤春暮,柳色葱茏。
画桡金缕,翠旗高飐香风,水光融。
青娥殿脚春妆媚,轻云里,绰约司花妓。
江都宫阙,清淮月映迷楼,古今愁。
春晚,风暖。锦城花满,狂杀游人。
玉鞭金勒寻胜,驰骤轻尘,惜良辰。
翠蛾争劝临邛酒,纤纤手,拂面垂丝柳。
归时烟里钟鼓,正是黄昏,暗销魂。
锦浦,春女。绣衣金缕,雾薄云轻。
花深柳暗,时节正是清明,雨初晴。
玉鞭魂断烟霞路,莺莺语,一望巫山雨。
香尘隐映,遥望翠槛红楼,黛眉愁。
云髻坠,凤钗垂,髻坠钗垂无力,枕函欹。
翡翠屏深月落,漏依依。说尽人间天上,两心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