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张山翁入黄鹄山

采薇黄鹄岭,投迹去无踪。

我亦从今逝,浮云四百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冬]韵

翻译

在黄鹄岭采摘薇草,身影消失无处寻踪。
我也从此远去,只留下浮云缭绕四百峰。

注释

采薇:采摘野菜,古代常以薇草象征艰苦生活。
黄鹄岭:地名,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山岭。
投迹:留下踪迹,此处指离去。
浮云四百峰:形容山峰众多,浮云缭绕,显得遥远而神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态度。开篇“采薇黄鹄岭,投迹去无踪”两句,通过采集野果和在黄鹄岭留下脚印而后消失不见,以此表达诗人对自由自在的向往,以及希望脱离尘世的愿望。这里的“薇”可能指的是一种生长在山野之中的植物,比喻诗人隐逸的生活,而“投迹去无踪”则强调了他离开后不留下任何痕迹,象征着彻底地摆脱了世俗的羁绊。

接着,“我亦从今逝,浮云四百峰”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也将像过客一样消逝在这片广阔的山川之中。其中“浮云”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自由自在地位,仿佛随风漂泊,不受固定束缚。而“四百峰”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可能是指黄鹄岭周围众多的山峰,这里用来衬托诗人渺小与自然之伟大,以及他所追求的超然境界。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自在精神状态的追求。

收录诗词(29)

区仕衡(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闻徐右史暴亡

议论风生神采端,一身不保更论官。

泉台此恨谁能诉,雪涕空山白日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读景炎福州诏书

多难兴邦海舰移,忽逢祀夏配天时。

小臣不死留双眼,东向行都望六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萧叶二子夜过

褐衣曾替衮衣愁,肉食谁知藿食忧。

斩马尚方无可借,夜深灯下看吴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酬吕监簿叔朝垂示试草

礼乐三千不可闻,彤墀诸草似刘蕡。

莫嗟起部官犹左,尺疏公田赖有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