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梦觉繁声绝,林光透隙来。
开门惊乌鸟,馀滴堕苍苔。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通过对梦醒后自然界声音和光线变化的精细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宁静早晨中的感受。
"梦觉繁声绝"一句,寓意着梦境破碎,现实世界的声音开始显现出来。这些“繁声”可能是鸟鸣、虫叫或风吹过树梢的细微声音,表明了自然界从沉睡中渐渐苏醒。
接下来的"林光透隙来"则描绘了晨光穿过树叶的缝隙,照亮了一地,这些光线似乎也在唤醒大地。诗人通过“透隙”二字,传达出一种柔和、温暖的光芒。
"开门惊乌鸟"一句,表明当诗人推开门户时,被突然飞起的乌鸦吓到。这不仅是对视觉和听觉的描绘,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惊讶的心情。乌鸦在这里象征着早晨的到来,以及自然界中生物活动的开始。
最后一句"馀滴堕苍苔",描述了屋檐上挂着的水珠往下滴落,落在青苔之上。这既是对雨后清晨场景的一种描写,也体现出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界微小变化的观察。
整首诗通过对早晨自然声光变幻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静谧早晨美好情境的感悟,以及他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心境。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际日浮空涨海流,虫沙龙蜃各优游。
津涯浩荡虽难测,不见惊澜曾覆舟。
祖帐飘扬堤柳边,北来飞盖复连翩。
追随不忍轻言别,回首城楼没晚烟。
楚国良金百鍊精,深藏求售价连城。
岂徒丰狱吹毛利,兼有秦台照胆明。
空府同来贤大夫,短亭门外即长涂。
不辞烂醉樽前倒,明日此欢重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