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竹西道院

双桧老虬干,万竹苍龙枝。

道院傍西筑,书窗下南帷。

笑谈清灯晕,坐起白麈挥。

天低月初挂,河澹星欲垂。

醉生笔砚妍,卧筹民物规。

蟋蟀唤乡梦,莎鸡引秋思。

客身休自疑,古人以为期。

形式: 古风

翻译

两棵古老的桧树像盘旋的老虬,万根竹子如青龙的枝条。
道观建在西边,书斋则面对南方的窗户。
清谈时灯光摇曳,起身时挥动白麈拂尘。
天空低垂,初月挂起,河水宁静,星星仿佛要垂落。
醉酒后笔墨更显优美,躺下时思考着民生事物的规划。
蟋蟀的鸣叫唤起乡愁,莎鸡的叫声引发秋天的思绪。
不必自我怀疑,古人以此为榜样。

注释

桧:一种常绿乔木。
虬:盘曲的老松树。
万竹:众多的竹子。
苍龙枝:形容竹子繁茂如龙的枝条。
道院:道教的寺庙。
书窗:读书的窗户。
白麈:古代的一种长尾鹿类动物,这里指拂尘。
醉生:醉酒中的生活。
妍:美好。
卧筹:躺着思考。
民物规:百姓和万物的规划。
蟋蟀:昆虫,叫声常引发乡愁。
莎鸡:纺织娘,秋夜常见。
客身:旅居他乡的人。
古人以为期:古人以此为目标或期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步入竹西道院的所见所感。首联"双桧老虬干,万竹苍龙枝"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两棵古老的桧树和茂密如龙的竹林,展现出道院的古老与生机。接下来的诗句"道院傍西筑,书窗下南帷"点明道院的位置,以及读书人的学习环境。

诗人沉浸在宁静的夜晚,"笑谈清灯晕,坐起白麈挥"描绘了在明亮的灯光下,他与友人轻松交谈,挥毫泼墨的场景。月挂天低,星河淡然,这样的自然景象增添了诗意。"醉生笔砚妍,卧筹民物规"表达了诗人醉心于学问,思考民生疾苦的情怀。

最后两句"蟋蟀唤乡梦,莎鸡引秋思"借秋虫之声引发诗人对家乡和远方的思念,而"客身休自疑,古人以为期"则流露出诗人不畏旅途艰辛,以古代贤人为榜样,坚定前行的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哲理于自然之中,展现了诗人入院读书的闲适生活和深沉的思考。

收录诗词(212)

葛绍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台

春晓栏干无数山,山云浓淡去来间。

湖光一片东城外,鸥鹭相亲风日寒。

形式: 七言绝句

中秋后二夜对月

中秋竟夕佳月色,万里光芒霜雪白。

人言阴晴一瞬易,不料清辉连永夕。

有情傍我书几多,书中今古旧应识。

玉华婵娟彻鬓眉,冰澌的皪莹肝膈。

风流似与仙娥俱,缟衣练裳新洒涤。

酒酣颠倒欲结交,灯火希微疑避席。

出门露气已半销,轻风西来荡虚碧。

中天镜悬见本真,一点灵明透八极。

形式: 古风

分水岭

岐路东西分,闽浙自兹异。

平波翼丛筱,荒丘带深隧。

渐闻新蛮音,不见旧朋类。

悽然独含情,谁与话幽意。

满空霜气横,鸿影过一二。

回首良不堪,归期数长至。

茫茫宇宙大,人生本如寄。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太湖吟

只饮太湖水,不鲙松江鲈。

鲈杂鱼虾腥,水涵天地初。

千里开镜奁,一色包冰壶。

日月递吐吞,蛟龙相蛰舒。

上接河汉高,下连溟渤虚。

中有洞庭山,云气相萦纡。

我来风雪天,修绠汲自如。

一饮尘涴清,再饮浇诗书。

三饮毛发寒,胸次包寰区。

大禹果至神,彷佛来前除。

万古不尽流,禹功常与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