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近出或谓药中一种不结子非梅类戏作数语为解嘲云

梅花孤高少辈行,蜡梅晚出辄争长。

素妆落额岂不好,浅黄拂杀更官样。

檀心半迎寒日吐,暗香坐待初月上。

春风不是苦靳惜,未办开花大如掌。

君不见桃李开花到结果,削梗钻核终奇祸。

蜡梅沾蜡如幻成,渠要调羹身后名。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背景,巧妙地将蜡梅引入,通过对比与讽刺,展现了诗人对蜡梅的独特见解。首先,梅花被描绘为孤高之物,独步于百花之前,而蜡梅则在晚春时节出现,试图与梅花一较高下。诗人通过“蜡梅晚出辄争长”这一句,生动地刻画了蜡梅不甘示弱的形象。

接着,诗人对蜡梅的外貌进行了细致的描绘:“素妆落额岂不好,浅黄拂杀更官样。”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蜡梅的白色花冠比作素妆,浅黄色的花瓣则像是穿上了一件官服,形象地表现了蜡梅的优雅与独特。

进一步,诗人通过“檀心半迎寒日吐,暗香坐待初月上”这两句,描绘了蜡梅在寒冷中绽放,散发出淡淡的香气,等待着月光的照耀,展现出蜡梅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

然而,诗人并未止于此,他通过“春风不是苦靳惜,未办开花大如掌”这一转折,暗示了蜡梅虽然美丽,但终究无法与春天的百花相比,无法达到开花如手掌般大的壮观景象。这不仅是对蜡梅的赞美,也是对梅花的间接赞扬。

最后,诗人以桃李开花到结果,最终却带来“削梗钻核终奇祸”的讽刺,与蜡梅“渠要调羹身后名”的自我标榜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蜡梅追求虚名、忽视本质的批评。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蜡梅的美丽与独特,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提醒人们不应过于追求表面的荣誉,而应注重内在品质与实际价值。

收录诗词(262)

张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博古堂

古人嗜书书不足,家贫无钱就市读。

今人收书书填屋,红牙垂签手未触。

别驾平生师古人,传癖书淫九经簏。

卢仝撑肠五千卷,邺侯插架三万轴。

河东安世工补亡,伏日郝隆便晒腹。

少时场屋学有馀,行辈见推行秘书。

援毫急趁蚕食叶,袖手冷窥獭祭鱼。

十年未持紫荷橐,校雠合在天禄阁。

投身簿领聊尔耳,饱看五车誇濩落。

近者闻说新堂成,芭蕉急雨作秋声。

请君扫榻近灯火,莫歌长檠歌短檠。

形式: 古风

舟行江阴道中

雨后侵篙一尺浑,败蒲衰柳乱填门。

梦闻断角送馀向,起看新潮到旧痕。

处处鱼盐成市井,家家罾笱长儿孙。

更传下诏宽民力,斗米三钱何足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拟寒山寺(其一)

我爱寒山子,身贫心自如。

吟诗无韵度,烧火有工夫。

弊垢衣慵洗,鬅鬙发懒梳。

相逢但长啸,肉眼岂知渠。

形式: 古风

拟寒山寺(其二)

拾得诗清苦,风骚道自存。

看云攲怪石,步月出松门。

识取心中佛,休磨镜上痕。

时时多漏泄,尘世少知恩。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