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大龙山寺赠海上人

看山论旧事,拂石认前题。

雨滑苔径阻,云收松峤迷。

三秋文豹隐,一夜寒螀啼。

又复问程去,清游怀虎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夜宿大龙山寺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深邃的禅意与自然之美。首句“看山论旧事”,诗人独自在山中漫步,回想起往昔的经历,思绪万千。接着“拂石认前题”,轻轻拂过石头上的字迹,仿佛在与过去的自己对话,感受着时间的流转。

“雨滑苔径阻,云收松峤迷”两句,生动描绘了雨后山间湿滑的小径和云雾缭绕的松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雨后的苔径显得格外滑腻,而云雾散去后,松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迷离之感。

“三秋文豹隐,一夜寒螀啼”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深沉。秋天的夜晚,文豹隐匿于林间,寒螀(即寒蝉)在夜色中凄厉地鸣叫,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富含生命力的景象。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最后,“又复问程去,清游怀虎溪”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思考与期待。在经历了这一晚的静思之后,他再次面对前行的道路,心中既有对未知旅程的探索欲望,也有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如同虎溪边的僧侣,既追求清静的修行生活,又不忘与世间的联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静谧环境中寻求心灵平静的过程。

收录诗词(934)

洪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词人。初名造,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 字:温伯
  • 籍贯: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
  • 生卒年:1117~1184

相关古诗词

大龙山五咏用家君所和胡别驾韵(其一)经藏

万法俱一空,忘筌亦忘字。

勿置齿牙间,回观方寸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寘]韵

大龙山五咏用家君所和胡别驾韵(其二)龙祠

夹日授五飞,论功中兴主。

宛宛龙父尊,兹山职霖雨。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麌]韵

大龙山五咏用家君所和胡别驾韵(其三)密室

小室坐蒲团,死灰念不作。

所以护明珠,精修企先觉。

形式: 五言绝句

大龙山五咏用家君所和胡别驾韵(其四)小池

山椒有龙湫,清泉日夜流。

疏岩作方沼,漱甘非外求。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