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已将身世等河沙,又泛春江看浪花。
锦缆牙樯君送酒,蓑衣蒻笠我浮家。
淹留日觉青春暮,飘泊风兼细雨斜。
安得昆崙能探水,试教来奏小琵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阮的作品,体现了诗人飘泊江湖、怀才不遇的情感。首句“已将身世等河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渺小的感慨,将自己的生命比作河沙,意味着时间在不断流失,而自身也随之老去。
接着,“又泛春江看浪花”则描绘出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春江盛放的浪花似乎成为了他游历中的伴侣。这两句通过对比,表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深刻感受。
“锦缆牙樯君送酒”这一句中,“锦缆牙樯”形容的是精美的船只,而“君送酒”则是友人在分别之际赠予诗人酒,表达了对诗人的鼓励和支持。相对于下一句“我浮家”,“蓑衣蒻笠我浮家”中的“我”显得更加孤独与无依,这里“蓑衣蒻笠”形容的是简陋的船篷,反映出诗人漂泊无定的生活和物质上的贫困。
“淹留日觉青春暮”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年华老去的哀叹,而“飘泊风兼细雨斜”则形容了外界环境的不佳,以及诗人的内心情绪。这里的“细雨斜”增添了一种凄清而又无奈的情感。
最后两句,“安得昆崙能探水,试教来奏小琵琶”,则是诗人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安得昆崙能探水”中的“昆崙”指的是神话中的昆仑山,这里象征着高远而又神秘的目标。诗人通过这种超越现实的比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而“试教来奏小琵琶”则是诗人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即便是用简单的小琵琶也要尽力去演奏。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以及他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不详
方见繁红绣小园,已随流水泛前村。
人于醽醁真无分,雨共鞦韆似有冤。
投老故应诸事懒,问春能得几分存。
不须便作匆匆散,更把松梅子细论。
金行中否野多遗,越禊诸贤不受羁。
天朗气清书上巳,春行秋令纪当时。
九原寂寞不可作,一水萦回或在兹。
归去庐山定相问,为公关报紫霄知。
梅意犹藏萼,桃腮已放花。
地疑时候恶,律恐统元差。
寒涨渔舟水,春明道观霞。
老来无赏玩,痴坐惜年华。
摇摇旌旆出洪都,弥望田畴总废墟。
羸马不前身突兀,耕夫相视笑轩渠。
倚松茅屋斜开径,近水人家半卖鱼。
蒲叶向冬犹未割,临风遥忆路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