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生画獐猿猴獾赞

穴居木处,相安以饮食生。渴饥爱憎,无师而自能。

其皮之美也,自立辟。其肉之肴也,故多兵。

风林露壑,伐木丁丁。雄雌同声,去之远而犹鸣。

彼其不同臭味,故眴目而相惊。

惟虫能虫,惟虫能天。余是以观万物之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易生画獐猿猴獾赞》。诗中描述了动物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状态,如穴居、食性与本能。作者通过描绘獐、猿、猴、獾这些动物的特点,如它们各自觅食、皮肉的价值以及对同类的警惕反应,展现了生物间的共存与差异。

"穴居木处,相安以饮食生",形象地刻画了动物们在山林中的生存方式,它们依赖自然,和平相处。“渴饥爱憎,无师而自能”,强调了动物们的生存本能和情感。

"其皮之美也,自立辟。其肉之肴也,故多兵",赞美了动物皮毛的美丽和肉质的美味,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对它们的利用。“风林露壑,伐木丁丁”描绘了猎捕的场景,而“雄雌同声,去之远而犹鸣”则体现了动物间的情感联系。

"彼其不同臭味,故眴目而相惊",揭示了动物间的界限和警觉,尽管不同种类,但依然能感知到彼此的存在。“惟虫能虫,惟虫能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生态平衡的深刻理解,认为每个物种都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最后,“余是以观万物之情”总结全诗,诗人通过观察这些动物,洞察了大自然的奥秘和生命的多样性,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寓言式的诗,借物喻理,富有哲理,展现了黄庭坚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对生命哲学的思考。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松下渊明

南渡诚草草,长沙济艰难。

夜半舟移岸,今无晋衣冠。

松风自度曲,我弦不须弹。

慧远香火社,遗民文字禅。

虽非老翁事,幽尚亦可欢。

客来欲开说,觞至不得言。

形式: 古风

林为之送笔戏赠

阎生作三副,规摹宣城葛。

外貌虽铣泽,毫心或粗粝。

功将希栗尾,拙乃成枣核。

李庆缚散卓,含墨能不泄。

病在惜白毫,往往半巧拙。

小字亦周旋,大字难曲折。

时时一毛乱,乃似逆梳发。

张鼎徒有表,徐偃元无骨。

模画记姓名,亦可应仓卒。

为之街南居,时通铃下谒。

晴轩坐风凉,怪我把枯笔。

开囊扑蠹鱼,遣奴送一束。

洗砚磨松煤,挥洒至日没。

蚤年学屠龙,适用固疏阔。

广文困齑盐,烹茶对秋月。

略无人问字,况有客投辖。

文章寄呻吟,讲授费颊舌。

閒无用心处,雌黄到笔墨。

时不与人游,孔子尚爱日。

作诗当鸣鼓,聊自攻短阙。

形式: 古风

武昌松风阁

依山筑阁见平川,夜阑箕斗插屋椽。

我来名之意适然。

老松魁梧数百年,斧斤所赦今参天。

风鸣娲皇五十弦,洗耳不须菩萨泉。

嘉二三子甚好贤,力贫买酒醉此筵。

夜雨鸣廊到晓悬,相看不归卧僧毡。

泉枯石燥复潺湲,山川光辉为我妍。

野僧早饥不能饘,晓见寒溪有炊烟。

东坡道人已沈泉,张侯何时到眼前。

钓台惊涛可昼眠,怡亭看篆蛟龙缠。

安得此身脱拘挛,舟载诸友长周旋。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泊大孤山作

汇泽为彭蠡,其容化鹍鹏。

中流擢寒山,正色且无朋。

其下蛟龙卧,宫谯珠贝层。

朝云与暮雨,何处会高陵。

不见凌波袜,靓妆照澄凝。

空馀血食地,猿啸枯楠藤。

高帆驾天来,落叶聚秋蝇。

幽明异礼乐,忠信岂其凭。

风波浩平陆,何况非履冰。

安得旷达士,霜晴尝一登。

形式: 古风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