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正伦御史赴南阳知府

盛时冠豸兼衣绣,柏府霜台岁已深。

宦达共嗟门似水,家贫新赐带横金。

褰帷绿野观春稼,拄笏黄堂对晓岑。

正已斋中有馀暇,青编还究古人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杨士奇所作的《送陈正伦御史赴南阳知府》。诗中描绘了陈正伦即将赴任南阳知府的情景,通过“盛时冠豸兼衣绣”一句,展现了其官职之显赫。接着,“柏府霜台岁已深”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官场的沉稳。以下几句“宦达共嗟门似水,家贫新赐带横金”,对比了仕途的荣华与家庭的贫困,体现了官场的复杂性。最后,“褰帷绿野观春稼,拄笏黄堂对晓岑”描绘了陈正伦在任期间的政务活动,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百姓生活的关注。整首诗表达了对陈正伦为官之道的赞赏,以及对其未来工作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酬张子俊中书惠画

不尽平生山水兴,劳君健笔写清幽。

流云欲送千峰雨,飞瀑深涵五月秋。

玉笋匡庐浑在目,天台秦望亦忘忧。

白头经济曾何补,只好投簪约共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太常丁博士升工部员外赴南京

颂台迢递切红云,博士官閒净俗氛。

礼典曾陪青琐议,仙韶常到紫坛闻。

蓟门柳暗欣簪盍,潞渚荷香惜袂分。

此去升迁展才用,共谁时论考工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送江御史兼寄林懋弘

十年冠豸侍明廷,词苑编摩况有声。

不效䧹鹯驰世誉,直将冰檗重台评。

吴城霜下迎骢马,浙水秋高驻旆旌。

应共三山林宪使,玉壶寒露烱双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陈时显归南京兼简广哲(其一)

联官玉署多年别,考绩金台两度逢。

往昔知心成落落,即今分手复匆匆。

蓟门雨挟风声急,潞渚波连海气浓。

无限离情阻相送,青山杳杳树濛濛。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