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张令卷

尝闻甥似舅,似舅诗尤少。

古意得河源,新声变春鸟。

读之不敢倦,十未能一晓。

颠倒文字间,使吾心扰扰。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翻译

曾经听说外甥像舅舅,像舅舅的诗尤其少见。
古老的诗意源自源头,新颖的韵律如同春天的鸟鸣。
阅读时我从不感到疲倦,但十句中能理解的不到一句。
在文字的错乱中,使我内心纷扰不安。

注释

尝:曾经。
闻:听说。
甥:外甥。
似:像。
舅:舅舅。
古意:古老的诗意。
河源:源头。
新声:新颖的韵律。
春鸟:春天的鸟鸣。
倦:疲倦。
晓:理解。
颠倒:错乱。
文字间:在文字中。
扰扰:纷扰不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答张令卷》,主要探讨了诗歌创作中的一种现象,即外甥像舅舅,但舅舅在诗歌创作上的表现更为稀少。诗人赞赏张令卷的诗作富有古人的深意,如同黄河源头般流淌着古老的艺术精髓,同时又展现出新颖的风格,如同春天的鸣鸟,充满生机。然而,诗中的语言或许有些艰涩,让读者在欣赏时感到困惑,甚至内心纷扰。整体上,梅尧臣对张令卷的诗才给予了高度评价,但也指出其作品的独特性带来的理解难度。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答建州沈屯田寄新茶

春芽研白膏,夜火焙紫饼。

价与黄金齐,包开青蒻整。

碾为玉色尘,远及芦底井。

一啜同醉翁,思君聊引领。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答鹅湖长老绍元示太玄图

鹅湖有鹅吾不问,鹅湖无鹅吾不疑。

道士须换黄庭经,释子自名太虚辞。

噫嘻兮,此意迥与山阴别,我亦曾非逸少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答宣城张主簿遗鸦山茶次其韵

昔观唐人诗,茶咏鸦山嘉。

鸦衔茶子生,遂同山名鸦。

重以初枪旗,采之穿烟霞。

江南虽盛产,处处无此茶。

纤嫩如雀舌,煎烹比露芽。

竞收青箬焙,不重漉酒纱。

顾渚亦颇近,蒙顶来以遐。

双井鹰掇爪,建溪春剥葩。

日铸弄香美,天目犹稻麻。

吴人与越人,各各相斗夸。

传买费金帛,爱贪无夷华。

甘苦不一致,精粗还有差。

至珍非贵多,为赠勿言些。

如何烦县僚,忽遗及我家。

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玉瑕。

文字搜怪奇,难于抱长蛇。

明珠满纸上,剩畜不为奢。

玩久手生胝,窥久眼生花。

尝闻茗消肉,应亦可破瘕。

饮啜气觉清,赏重叹复嗟。

叹嗟既不足,吟诵又岂加。

我今实强为,君莫笑我耶。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答宣阗司理

风赋义趣深,传训或得失。

后人语虽浅,辨识犹百一。

欧阳最我知,初时且尚窒。

比以为橄榄,回甘始称述。

老于文学人,尚不即究悉。

宜乎与世士,横尔遭诟唧。

誓将默无言,负暄方抱膝。

非非孰是是,都莫答问诘。

岁暮宣参军,辞如鲍昭逸。

粲然倾明珠,褒我颇过实。

便言楚江萍,光彩侔旭日。

自惭流浪踪,不得蒿芹匹。

复为苦硬句,酬报强把笔。

形式: 古风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