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宣阗司理

风赋义趣深,传训或得失。

后人语虽浅,辨识犹百一。

欧阳最我知,初时且尚窒。

比以为橄榄,回甘始称述。

老于文学人,尚不即究悉。

宜乎与世士,横尔遭诟唧。

誓将默无言,负暄方抱膝。

非非孰是是,都莫答问诘。

岁暮宣参军,辞如鲍昭逸。

粲然倾明珠,褒我颇过实。

便言楚江萍,光彩侔旭日。

自惭流浪踪,不得蒿芹匹。

复为苦硬句,酬报强把笔。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答宣阗司理》,梅尧臣以风的意蕴和教导为引,探讨了诗歌语言的深意与理解的复杂性。他提到后人虽然语言朴素,但对诗歌的理解仍有独特的见解,暗示了诗歌鉴赏的多元性。诗人以自己对欧阳修诗的认识变化为例,起初觉得晦涩,后来才体会到其如橄榄般的回味无穷。

梅尧臣认为,即使是饱读诗书的人,也未必能完全理解所有作品,因此对于诗歌的评价和争议,他选择保持沉默,避免直接回应。他感谢宣阗司理的溢美之词,将他的诗比作楚江上的浮萍和旭日,但自谦其才华不及他人,并在诗中以苦涩的诗句回应,表达了对诗歌创作的执着和对批评的尊重。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梅尧臣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自我评价的谦逊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对批评的理性接受。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答持国遗鲨鱼皮脍

海鱼沙玉皮,剪脍金齑酽。

远持享佳宾,岂用饰宝剑。

予贫食几稀,君爱则已泛。

终当饭葵藿,此味不为欠。

形式: 古风

答显忠上人

驱马傍驰道,归自许西偏。

高车非旧贵,立避槐树边。

心虽欲往谒,仆馁行不前。

是甘处穷巷,晨笑微生烟。

傥有好事者,扣门与留连。

或有袖中诗,语熟气颇全。

曾不类缁褐,始可令勉旃。

京师百许寺,知几相差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答祖择之惠黄雀鲊

李白劝尔莫逐炎洲翠,亦莫近吴宫燕。

尔不听此言,祸患今乃见。

吴火时虽无,越罗日生变。

空知稻粱肥,岂悟杯盘荐。

我不闻尔声,谬成先生馔。

咀嚼勿言非,雉雁犹充膳。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答祖择之遗新罗墨

海上老松苑,霹雳烧瘦龙。

胡人犀皮胶,团煤烟膏浓。

色夺阳乌翅,来涉溟渤重。

君获乃为赠,我谬虫鸟踪。

且作异土玩,不愧西域筇。

形式: 古风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