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篇送何衡州

荆南万里云盘错,巀嶪衡山号南岳。

职方尽入楚人墟,舆地分封麋子国。

此山上应翼轸星,仰睇苍苍入紫冥。

天边返照开云梦,雪后飞花满洞庭。

祝融峰下仙人障,紫盖朱陵复东向。

柱隔芙蓉一万重,碑藏岣嵝三千丈。

玉牒文章经几秋,玄夷使者故相留。

湖上只今通汉水,湘东自古建衡州。

衡州太守黄门客,赤墀青琐承恩泽。

献纳三年作近臣,尚方剑借雷霆侧。

出守专城五马车,十郡诸侯总不如。

黄堂初布行春令,紫禁犹怀谏猎书。

寇恂谁借归河内,龚遂当年留渤海。

湘中父老西上书,愿得襜帷更三载。

此日驱车朝五云,人识衡州旧使君。

千官拜舞冠簪列,三殿追趋鹓鹭群。

已道虞庭咨岳牧,更看汉室分符竹。

诏下何时远赐金,徵还旧省新鸣玉。

君不见望之雅意归本朝,入补公卿事不遥。

好将勋业齐南岳,阊阖明恩在九霄。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南岳篇送何衡州》由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通过对南岳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也蕴含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与美好祝愿。

诗中以“荆南万里云盘错,巀嶪衡山号南岳”开篇,描绘了南岳的雄伟壮观,云雾缭绕,仿佛是天地间的一座巍峨屏障。接着,“职方尽入楚人墟,舆地分封麋子国”,通过历史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同时也暗示了南岳在地理上的重要地位。

“此山上应翼轸星,仰睇苍苍入紫冥”一句,将南岳与天象相连,赋予其神圣的色彩,表达了对南岳的敬畏之情。“天边返照开云梦,雪后飞花满洞庭”则描绘了南岳周边的美丽景色,云梦泽的广阔与洞庭湖的静谧相互映衬,展现出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祝融峰下仙人障,紫盖朱陵复东向”进一步渲染了南岳的神秘氛围,仿佛是通往仙境的门户。“柱隔芙蓉一万重,碑藏岣嵝三千丈”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南岳的高峻与历史悠久。

“玉牒文章经几秋,玄夷使者故相留”两句,既赞美了南岳的文化遗产,也寄托了对友人何衡州的深厚情谊,希望他能像玄夷使者一样,在南岳留下自己的足迹和贡献。

最后,“此日驱车朝五云,人识衡州旧使君。千官拜舞冠簪列,三殿追趋鹓鹭群”描绘了友人离别时的场景,以及其在朝廷中的显赫地位,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南岳的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也蕴含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未来事业的期许,是一首兼具自然描写与人文关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3915)

欧大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听谭七吹笛因忆金陵张六

谭君置酒烧银烛,为我停杯吹紫玉。

正逢兰佩赠佳人,何事竹枝奏离曲。

数声袅袅斗柄低,断雁哀猿入耳啼。

霜满洞庭悲落木,萤流长信恨空闺。

倚阑只诉君心苦,别客听之更悽楚。

此夕同游石井山,明朝独下松陵浦。

忆昔江东落魄行,张郎视我犹弟兄。

春园袅娜闻花下,夕馆参差醉月明。

六载分携别离久,何人共把长干酒。

千里音书不可来,梦中时见白门柳。

槯藏今已非少年,弹铗哀歌瓮牖边。

慵书班氏谁曾问,学剑相如只自怜。

看君暂得同欢笑,犹胜金陵隔烟峤。

窈窕离愁不可挥,请君三弄江南调。

形式: 古风

八排山行赠曾大夫抚徭

君不见八排山,黄茅萧萧高入天。

军寮马箭贼满野,戍兵夜走烧坪下。

阴风吼地时吹角,桂阳城北狼星落。

左里先飞校尉书,连山已建中军幕。

大夫白晢微有鬒,司马行军使者车。

不妨羊祜常裘带,由来却毂事诗书。

中军策应亲戎马,复领蛮兵号横野。

纵金伐鼓羽旗飞,白日欢呼奏凯归。

谁知兵后风尘起,徭落千人向湟水。

征戍应含玉箸啼,甲兵未拟银河洗。

大夫下令复专征,玉勒银鞍出郡城。

慷慨聊将单骑去,艰难岂惜一身行。

群徭罗拜马前谒,尽遣归农解金甲。

八排岭下听铙歌,从此征夫免荷戈。

勒铭思向韩山石,饮马期归桂水波。

功成已在班师后,幕府何时方草奏。

男儿本自树功名,志士何曾怀印绶。

高节悠悠未策勋,誓将肝胆报明君。

汉家卫霍论功日,令人却忆李将军。

形式: 古风

夏太常画竹引为冯用唯赋

冯郎慕竹世希有,桑梓园中攀玩久。

云是先人旧所题,手泽犹存言不朽。

今晨访我芙蓉溪,玉轴青绫手自携。

开图忽见夏卿画,挂向堂中色惨悽。

吁嗟此幅不易得,败素残缣俱可惜。

蜩蝮蛇蚹古所难,坡陀沙屿今虚忆。

雾干霏霏洒不乾,风梢瑟瑟暗生寒。

鹧鸪啼处雨声急,帝子愁时春日残。

修篁密筱阴翠满,咫尺由来千里远。

西风何处洞庭秋,白云回首潇湘晚。

君不见文洋州,筼筜谷中谁可俦。

渭滨千亩有馀地,彭城一派无奔流。

又不见萧协律,幽姿远思谁能匹。

天竺寺前烟杳冥,湘妃庙口云沾湿。

萧郎华彩已彫零,文守丹青漫有名。

黄筌赵頫不可作,千载坛场惟夏卿。

冯郎对此山轩下,琼玖琅玕宁论价。

玉树应留彩凤栖,沧溟会见神龙化。

君家世德重当时,卫武风流淇澳诗。

青霄更拂三花树,湛露同沾万岁枝。

形式: 古风

送别曲

朝汉台前山矗矗,客子晨餐入车宿。

鸡声十里送君行,劝饮尊前歌别曲。

远游何处长安道,策马东风入关早。

妾身愿作双车轮,日夕随君辗青草。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