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排山行赠曾大夫抚徭

君不见八排山,黄茅萧萧高入天。

军寮马箭贼满野,戍兵夜走烧坪下。

阴风吼地时吹角,桂阳城北狼星落。

左里先飞校尉书,连山已建中军幕。

大夫白晢微有鬒,司马行军使者车。

不妨羊祜常裘带,由来却毂事诗书。

中军策应亲戎马,复领蛮兵号横野。

纵金伐鼓羽旗飞,白日欢呼奏凯归。

谁知兵后风尘起,徭落千人向湟水。

征戍应含玉箸啼,甲兵未拟银河洗。

大夫下令复专征,玉勒银鞍出郡城。

慷慨聊将单骑去,艰难岂惜一身行。

群徭罗拜马前谒,尽遣归农解金甲。

八排岭下听铙歌,从此征夫免荷戈。

勒铭思向韩山石,饮马期归桂水波。

功成已在班师后,幕府何时方草奏。

男儿本自树功名,志士何曾怀印绶。

高节悠悠未策勋,誓将肝胆报明君。

汉家卫霍论功日,令人却忆李将军。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八排山行赠曾大夫抚徭》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描绘了八排山的壮丽景色以及曾大夫在平定徭乱中的英勇事迹。

开篇以“君不见八排山”引入,描绘八排山的巍峨与辽阔,“黄茅萧萧高入天”,展现出山势的雄伟。接着描述军营的紧张气氛,“军寮马箭贼满野,戍兵夜走烧坪下”,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紧迫。随后,诗人通过“阴风吼地时吹角,桂阳城北狼星落”等句,渲染战场的肃杀氛围,同时借“左里先飞校尉书,连山已建中军幕”等描绘了曾大夫的指挥调度与战略部署。

“大夫白晢微有鬒,司马行军使者车”则刻画了曾大夫的英姿与智慧,他不仅精通军事,还善于文治。“不妨羊祜常裘带,由来却毂事诗书”进一步强调了曾大夫的多才多艺与全面能力。接下来,“中军策应亲戎马,复领蛮兵号横野”描绘了曾大夫亲自上阵,指挥若定,带领军队纵横驰骋的场景。

“纵金伐鼓羽旗飞,白日欢呼奏凯归”表现了胜利的喜悦与荣耀。然而,诗人并未止于此,而是转向了对战后的反思与忧虑,“谁知兵后风尘起,徭落千人向湟水”,揭示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苦难。接着,“征戍应含玉箸啼,甲兵未拟银河洗”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争的反思。

“大夫下令复专征,玉勒银鞍出郡城”描绘了曾大夫再次出征的情景,体现了他的担当与决心。“慷慨聊将单骑去,艰难岂惜一身行”展现了曾大夫的豪情与牺牲精神。最后,“群徭罗拜马前谒,尽遣归农解金甲”、“八排岭下听铙歌,从此征夫免荷戈”、“勒铭思向韩山石,饮马期归桂水波”等句,表达了对曾大夫功绩的赞美与期待,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曾大夫的英雄形象与高尚品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和平与正义的追求,以及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3915)

欧大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夏太常画竹引为冯用唯赋

冯郎慕竹世希有,桑梓园中攀玩久。

云是先人旧所题,手泽犹存言不朽。

今晨访我芙蓉溪,玉轴青绫手自携。

开图忽见夏卿画,挂向堂中色惨悽。

吁嗟此幅不易得,败素残缣俱可惜。

蜩蝮蛇蚹古所难,坡陀沙屿今虚忆。

雾干霏霏洒不乾,风梢瑟瑟暗生寒。

鹧鸪啼处雨声急,帝子愁时春日残。

修篁密筱阴翠满,咫尺由来千里远。

西风何处洞庭秋,白云回首潇湘晚。

君不见文洋州,筼筜谷中谁可俦。

渭滨千亩有馀地,彭城一派无奔流。

又不见萧协律,幽姿远思谁能匹。

天竺寺前烟杳冥,湘妃庙口云沾湿。

萧郎华彩已彫零,文守丹青漫有名。

黄筌赵頫不可作,千载坛场惟夏卿。

冯郎对此山轩下,琼玖琅玕宁论价。

玉树应留彩凤栖,沧溟会见神龙化。

君家世德重当时,卫武风流淇澳诗。

青霄更拂三花树,湛露同沾万岁枝。

形式: 古风

送别曲

朝汉台前山矗矗,客子晨餐入车宿。

鸡声十里送君行,劝饮尊前歌别曲。

远游何处长安道,策马东风入关早。

妾身愿作双车轮,日夕随君辗青草。

形式: 古风

秋夜吟

独夜一沉吟,妾意比君深。

别时春未尽,别后岁将阴。

岁将阴,芭蕉写恨鸾何去,豆蔻缄情鲤亦沉。

鲤沉书不到,虫响露方侵。

独宿不堪况今夜,边鸿听尽无归音。

霜天如月房如水,冷光射灯灯欲死。

可怜犹及梦中逢,回首征途八千里。

形式: 古风

美人叹

妾家长安陌,深闺畏人识。

耻同宋家东,羞过李城北。

照日爱同心,迎风思比翼。

琴瑟向户弹,机杼当窗织。

织成锦字正怀春,弹罢金垆待薰夕。

不分朝霞洛浦中,岂随暮雨巫山侧。

对镜时矜绝代容,临池自爱倾城色。

倾城绝代人罕知,三五二八怜芳姿。

幽兰颇诵美人赋,彤管闲吟静女诗。

正当二月繁花日,已见三星在户时。

匏瓜织女几回看,世无蹇脩良独难。

皎皎轻烟停水际,娟娟明月出云端。

纵然台上逢萧史,愿向山中待伯鸾。

讵惜盛年鸳偶少,自怜中夜凤楼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