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置酒

秋晚佳辰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

邀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

溪态澄明初毕雨,日痕清澹不成霞。

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秋夜的美好时光特别珍重这丰盛的景象,高台上搭起帐篷,乐声悠扬。
邀请宾客狂欢,任由帽子被风吹落,大家争着为彼此斟酒,让花朵在酒杯上绽放。
雨后溪水清澈明亮,阳光虽淡却无霞光万丈。
白发苍苍的太守实在痴傻,满头插着茱萸,期盼借此避邪祈福。

注释

佳辰:美好的时刻。
物华:自然界的丰盛景象。
复帐:重复设置的帷帐。
鸣笳:吹奏军乐。
邀欢:邀请欢乐。
风前帽:形容饮酒放纵,帽子被风吹落。
促饮:催促饮酒。
澄明:清澈明亮。
清澹:清淡,不浓艳。
辟邪:古代习俗,认为茱萸能驱邪避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晚上的宴饮图景,诗人邀朋聚友,共赏佳辰。开篇“秋晚佳辰重物华”即设定了节气和环境,秋夜的美好时光,物象显得格外珍贵。紧接着,“高台复帐驻鸣笳”则描绘出宴席所在的高台之上,帐幕重新张开,一种等待欢声笑语的氛围。

“邀欢任落风前帽,促饮争吹酒上花”表现了诗人对朋友们的热情邀请,以及他们共同享受美好时光的情景。朋友们在秋风中随意散步,帽子被风吹落,而宴席上则是急切地劝酒,让美酒在花前飘香。

“溪态澄明初毕雨,日痕清澹不成霞”转而描写自然景象,溪流清澈,刚刚结束的秋雨让天气更加清新。太阳的光线柔和,不再形成炽热的霞光。

最后,“白头太守真愚甚,满插茱萸望辟邪”则抒写了诗人自己的一种情感状态。白发如霜,自比为愚蠢的太守,手中拿着一束野菊(茱萸),似乎在向远方眺望,寻找心中的某种理想或是精神寄托。

这首诗通过对秋夜宴会、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淡雅情怀和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了净归天竺寺

晓原霜重俊鹰肥,一席归风路不迷。

林下会徒从雾合,海边停梵见潮低。

霜篮烹茗寻前圃,雨屐粘苔认故蹊。

知有诗魔未降伏,汤休日在碧云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二月十八日席上忆季长未还不同斯乐欲作诗寄之会使者来已有新章今牵连成篇拜呈上

烟压西郊雨压津,满城歌吹为芳辰。

江形左右衣留带,柳色高低曲与尘。

暖逼园花迎望密,晓催林鸟每啼新。

知君贪拥光华节,未有尊前共惜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入壬辰新岁

五十为衰始,仍馀五岁衰。

双眸不明鉴,残鬓已纷丝。

铜虎虽频剖,荷囊信滥持。

何须依老格,先作故山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八月十四日夜东轩饯赵同州志元吴陕州冲卿徐润州君章

明月不常值,中秋能暂新。

谁言一堂上,相与异州人。

适意苦难得,举杯宁厌频。

清光定千里,他日远相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